天津蓟州全力打造现代都市型绿色生态农业升级版

4月2日,在天津市蓟州区了解到,近年来,天津市蓟州区以“有限的资源、无限的产能”为目标,以“质效提升、模式转变”为关键,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东风,全力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农业基础更加坚实,农品美誉持续提升,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据天津市蓟州区农委介绍,天津市蓟州区是天津市唯一集山、水、林、田、湖、草、湿地于一体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拥有青山绿水、厚土净气的自然资源优势。全年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PM2.5年平均浓度保持全市最优,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保持稳定。全区耕地保有量50.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47.49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35.2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1.32万亩,绿色食品基地面积17.6万亩、有机水产品基地面积18万亩、地理标志产品基地面积25万亩。国家生态功能区考核评价连续数年处于“变好”等次,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坚实的种业保障。据天津市蓟州区农委主要领导介绍,天津市蓟州区积极开展种源农业研究和创新应用,加强种质资源摸排保护,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全区在农作物种业、水产种业、蔬菜等育种等领域实现广泛覆盖重点突出,选育引进各类种植新品种(系)年均100多个,红薯、番茄、草莓等经济作物选育技术成熟,水产和畜禽供种保障能力充足,为天津市蓟州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支撑。康恩伟泰种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作物品种试验站,企业现有标准化种子加工厂房2000平方米、标准化仓库3000平方米,小麦一级种子田1万亩,年产优质小麦良种400万公斤,为我国北方地区春小麦良种供应的主渠道。东施古裕丰种业公司,计划打造天津市首家规模化、集约化蔬菜种业繁育基地,在西瓜、番茄、辣椒等瓜菜种子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原原种。

丰富的农品种类。天津市蓟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孕育了丰富独特的多彩农品系列100多种农产品。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83.77万亩,产量39.3万吨,蔬菜播种面积6.69万亩,产量33.5万吨,保供基地共有18家(其中3家获环京蔬菜保供资质),主要种类有食用菌、西红柿、大白菜、萝卜、黄瓜等二十余种。(比如,食用菌大棚1800座,主要种植品种为白灵菇、羊肚菌和香菇,种植面积3000余亩,鲜菇产量5.2万吨;西红柿种植面积7000亩,产量3.15万吨)全区干鲜果面积15万亩,总产量11万吨(其中,鲜果近10万吨,梨、桃、苹果、红果等种植面积均达到万亩以上,蓝莓种植面积3000多亩,产值近1.2亿),形成了优质梨、苹果、核桃、蓝莓、板栗等优质干鲜果品区。

优良的农品品质。作为全国首批绿色食品示范区,天津市蓟州区认定绿色标志产品32个,盘山磨盘柿、天津板栗、黄花山核桃、州河鲤鱼、红花峪桑葚、桑梓西瓜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绿色有机享誉京津都市圈高端市场。创建食用菌、山楂产业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3个,已建成天津市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国家“一村一品”示范镇村10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津农精品品牌2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国内知名农产品2个,品牌农业规模显现。另外,加快推进富硒健康产业发展,已完成东二营镇、下营镇等富硒土壤认证,创建富硒小麦、富硒水果、富硒鲜食玉米等一批康养概念品牌,依托正在实施的“农品进京”工程,打造6大类、10余种富硒产品产业集群,着力建成京东最大绿色富硒食品供应基地。

成熟的农业产业。立足本地特色产业资源,坚持种养加销一体推进,以农产品加工为轴心,以延链、补链、优链、强链为重点,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附加值持续向中高端延伸。 (曲照贵 李萱)

关键字:天津蓟州全力打造现代都市型绿色生态农业升级版
相关推荐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

  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

2025-04-15     中化新网

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启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本次申报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

2025-04-15     中化新网

延长石油:把学习成效转化为锤炼党性的高度自觉

  4月8日至10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党委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八项...

2025-04-15     中国化工报

10.3万亿元!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3%

副署长王令浚介绍,我国外贸顶压前行,实现规模增长、质量提升。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

2025-04-14     中化新网

微通道连续流技术:完善标准 持续创新 加强规范

  微通道连续流作为一种新兴的化工生产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能耗和废物排放,在精细化学品合成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但当前国内微通道连续流工艺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行业规...

2025-04-14     中国化工报

广东、陕西化工重点项目公布

  ​近期,广东、陕西两省相继公布了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一批石油和化工项目在列。

2025-04-13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