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一个光辉璀璨的里程碑时刻在塞尔维亚的土地上闪耀。2024年9月13日,在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的亲自见证下,位于塞尔维亚兹雷尼亚宁市的玲珑国际(欧洲)有限公司正式量产。量产仪式上,武契奇总统与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锋笑容满面,亲切握手。从他们的眼神中,传递出中塞两国坚不可摧的友谊和对未来合作坚定不移的信心。
这个工厂是中国轮胎企业建设的首个欧洲工厂项目,总投资9.9亿美元,是两国合作的又一力作。随着量产仪式的结束,王锋董事长和武契奇总统在众人的陪同与记者的关注下,一同走进了这座凝聚了无数心血和智慧的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轮胎生产基地。
新工厂巍峨的大门上,“LINGLONG TIRE”的字样,在阳光的照耀下,璀璨夺目。厂区内,环境整洁、绿化良好、布局合理;车间内,各种现代化设备井然有序,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机器人手臂灵活高效……目之所及,无不体现出玲珑轮胎对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执着追求。
武契奇总统曾这样说道:“这个项目将给兹雷尼亚宁市带来城市面貌的改善,带来基础设施的升级。我们一直骄傲的是,中国是我们最真诚的朋友,我们真诚地欢迎每一位中国人。我们爱中国,我们爱中国人民。”这番话不仅表达了武契奇总统对两国友谊的珍视,更体现了对玲珑轮胎项目的期待与信心。
中国和塞尔维亚“钢铁般的友谊”源远流长,塞尔维亚也一直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汽车制造业是当今塞尔维亚最重要的工业部门。身处汽车产业链的玲珑轮胎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全球化布局,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建厂时,选择了落子塞尔维亚兹雷尼亚宁。
这个总投资9.9亿美元的项目,不仅是中国轮胎企业建设的首个欧洲工厂、玲珑轮胎的第二个海外生产基地,更是塞尔维亚迄今最大的绿地投资项目。项目不仅显著提升中国轮胎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还进一步推动塞尔维亚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这一中塞合作,是生产上的强强联合,也是轮胎产业的深度变革。高效、智能、精准的现代化生产体系,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管理,让深入探访欧洲玲珑生产车间的领导与嘉宾,纷纷表达了由衷的赞叹,更有人称这是其所亲历的轮胎制造领域中的典范,更是智能化程度超乎想象的“奇迹工厂”。
这一中塞合作,是生产上的紧密协作,也是经济领域的共赢发展。工厂雇用超过1500名的塞尔维亚工人,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极大促进兹雷尼亚宁市及周边巴纳特地区的经济发展,彻底改变了当地面貌。
这一中塞合作,是生产上的携手共进,也是两国文化的汇聚交融。项目启动以来,欧洲玲珑积极履行企业责任,回馈当地政府和民众,加强双方文化融合,在当地赢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了中国轮胎海外投资建厂的典范。
这样的合作,武契奇总统都感叹:这是我们为塞尔维亚做的最好的事情,并希望中国民营企业玲珑轮胎能成为塞尔维亚的第五或第六大出口商。
目前,玲珑轮胎正以势如破竹之势蓬勃发展,并于今年8月正式宣布启动欧洲玲珑二期扩建项目。项目完成后,将新增年产各类高性能子午线轮胎110万条,以及液体再生胶、光伏发电等项目。这一壮举预示着玲珑轮胎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全球化布局向纵深推进。
玲珑轮胎在塞尔维亚的扎根发展,不仅书写了中国轮胎企业海外投资建厂的新篇章,更为中塞两国的友好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未来,玲珑轮胎将持续以中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立足主业、扎根当地,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优秀企业文化,为中塞合作高质量发展贡献企业力量!
致敬词:跨越国界,共谱华章。你,以玲珑之心,铸轮胎典范,耕“一带一路”沃土,促中塞友谊恒久绵长。
四十载,风华正茂;四十载,风雨同舟——我们的四十载,淋浴改革开放之春光,我们的四十载,携手企业发展共成长。南京化学工业公司——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当李明手捧起第一期《中国化工报》,就注定了一场长达4....
自进入埃及市场以来,中国化学十六化建在当地积极推进属地化施工,用“传帮带”的形式解锁属地化用工潜力,把中国技术、中国装备、中国标准和中国文化引入埃及,培育了一大批技艺精湛、队伍稳定、能力突出的本土化技...
节煤9100吨,减排二氧化碳2.1万吨,年效益超千万元……当杭州司南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欧丹林站在首届化工AI大赛的领奖台,为全球首个煤气化RTO大模型项目举起奖杯的一刻,他想起了2021年的初春,...
傍晚时分,江苏宏程重工有限公司石化设备焊接车间内,弥漫着金属的特有气息。工人们身穿防护服,手法娴熟地操作着手中的焊接设备,弧光频频闪烁,与四溅的火花交织成一幅忙碌而有序的生产画面。在犹如广阔操场般的装...
2024年12月17日,天空湛蓝,暖阳高悬。兰州市首辆氢能大巴从兰州新区兰石集团高端装备产业园“氢”装出发,历经一小时车程,顺利抵达兰州市区,完成首次跨区域试跑。氢能大巴的氢源来自兰石集团建设的甘肃....
大家好,我是来自蓝廷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的曹文晓。从2015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读研究生,到毕业后在企业从事研发工作,我在实验室和装置现场守了10年,却从未想过会有一天,在这样一个舞台上,把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