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日前,四川省成都市天府绛溪实验室宣布,全球首款可在室内环境完成资产数字化扫描任务的超小型便携式测绘无人机——“维度I型”正式发布。
据介绍,“维度I型”是天府绛溪实验室时空AI感知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依托团队自主可控的四大核心技术,结合困难环境测绘需求,攻克自动化三维重建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创新研发的标志性产品之一。该无人机采用专利球形抗撞结构,专门针对室内、地下等复杂环境设计,能够在受限空间穿梭作业,例如水电站泄洪竖井与化工厂架空管道、塔器设施等。
中心副主任张德栋表示,该无人机融合了多项核心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解决了特征退化环境下的定位难题,路径自动规划技术实现极端环境中低速自动巡航、航点规划与动态避障,点云激光雷达物体识别与渲染技术能快速识别三维物体。
此外,“维度I型”无人机搭载3DAware飞行控制系统,通过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使得无人机可在飞行时同步创建3D模型。研究团队还为该无人机专门设计了4D-Aware软件,用于回放录像和检查3D模型。飞手只要操控无人机飞一遍,就能够为飞行环境实时建立3D模型,即使是在室内没有GPS的情况也同样适用。此外,维度I型无人机的飞手基本不需要特殊训练即可熟练操作,完成各类应用场景的测绘任务。相比于同等环境下的传统测量任务,“维度I型”可降低近50%的测绘成本,大幅度减少测量人员涉险几率,甚至能够代替人类完成一些超高难度的任务。维度I型还可支持在建筑物内安全使用,成功降低了工业检查的停机时间、检查成本和风险。
目前,超小型便携式测绘无人机市场正快速发展,备受能源管道、电力巡检、地下空间探测、工业设施检测、救援及安防等领域关注,中心正积极推进产品中试,加快实现产业化。同时,中心也基于“维度I型”的初代原型机不断迭代升级,并持续拓展相关的应用场景。
日前,在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成都院”)第二届科技大会上,成都院与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共同设立的“工程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5位院士和国家卓越工程师、...
在石油化工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独山子石化公司以“数智石油”战略为指引,通过全流程智能化改造与创新技术应用,在2025年第一季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数字化转型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