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唐志永团队在多尺度气泡应用于能源多相反应过程强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化学工程杂志》上。
气液体系广泛存在于能源和环境领域的碳中和技术,如二氧化碳捕集、烯烃氢甲酰化、加氢等过程,气泡因其形变、运动、聚并和破碎等复杂的介尺度特性,直接影响多相混合、相间界面传质和最终反应速率,多尺度气泡流控有助于调控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从而提升经济和环境效益。
研究团队在AI辅助多尺度气泡能源化工过程强化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变径分布器产生多尺度气泡诱导调控流型和针对性强化反应的模型。研究者设计了边缘强曝气/中心强曝气两种模式的变径分布器,通过多相流可视化实验,确立了气泡聚并诱导和分布器诱导两种流型转变机制,建立了考虑分布器效应的多尺度气泡聚并和破碎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中心强曝气方式的气体分布器,具有较高的上升速度和剪切速率,可以改善混合,有利于强化传质受限的反应;而边缘强曝气模式的分布器具有较低的剪切效应,较适用于细胞生长过程。
这项研究为传质受限和剪切受限等反应过程强化提供了不同的优选路径,为促进二氧化碳捕集、烯烃氢甲酰化和油品加氢等多相能源化工过程强化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近日,延安炼油厂联合二车间在完成300万吨/年常压蒸馏装置机泵双端面机封改造后,实施机泵机封冷却水线改造,完成了降低水资源使用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的目标。
聂红,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首席专家,我国石油炼制行业的领军人才。她任职于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专注于炼油加氢催化剂和技术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