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中国海油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建设大背景的推动下,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化学)科技信息部立足港口实际,系统性分析港口现状,为八所港量身打造《八所港智能码头蓝图设计》,并逐步完善八所港智慧港口建设顶层设计。目前,中海化学三大智能化场景已成功落地,一是装卸设备现场无人化控制,二是运营管理信息化、智慧化,三是智能监管可视化和智能化,为公司建设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经济高效港口提供了有力支撑。
装卸设备自动化、无人化
2022年7月6日,八所港与中远海运集团联合研制的全球首台套8寸智能船用装卸臂在八所港第二装卸区(危化品码头)成功投用并完成首船作业。该装置在码头大型设备上创新性地应用视觉识别、北斗和5G定位系统、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实现一键操控、自动智能对接与复位,从启动到复位只需不到5分钟,对比人工操作,整体对接效率提升了83%,年生产成本降低168万元,切实提高了危化品码头的装卸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据悉,此前,国内外行业中尚无使用智能船用装卸臂的先例,该智能船用装卸臂的成功研制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而且加强我国先进船用智能装卸系统和工程应用,满足智慧港口无人化作业需求,助力构建智慧、高效、安全的装卸生态系统。
近年来,八所港开展装船机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研究,应用视觉识别、北斗和5G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对第一装卸区一、二号泊位装矿系统进行智能化自动化升级改造。改造后,装船机自动对来港船舶货仓进行扫描和定位,皮带机尾车自动与装船机对接,最终实现装船机“一键式”开停机、全作业流程自动化的效果,以自动化技术取代人工操作,每年可节省人工成本约200万元。
此外,八所港还推进门座式起重机控制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以及集装箱系统建设项目,计划在今年内完成2台门座式起重机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实现现场“无人化”操作。
运营管理信息化、智慧化
八所港开发统一门户,集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备完整性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各系统数据交换。其中,生产管理系统与门机称重系统、装船机皮带称重系统达成数据共享,港口作业更加高效、便捷。
为持续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八所港将客户的业务办理搬到线上,业务内容涵盖业务咨询、业务状态查询、危险品货物申报与追踪、业务创新服务等,实现“一个窗口、一个标准、一次受理、一次办结”的效果。
同时,八所港整合码头服务功能,实现业务受理、费用结算、预约服务、客户管理的统一窗口服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深化港口服务方式多样性、服务内容丰富性和服务办理便捷性。
智能监管可视化、智能化
八所港持续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以港区视频监控为核心,应用先进技术,解决了多级联网、集中管理、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多业务融合的问题。通过开展视频监控的网络和存储系统建设,该港口既能实时监控生产区域,又能高效调度港区车辆,降低了调度和人力成本。
近两年来,八所港持续大力开发并完善智能理货监管平台系统,广泛应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将机械、场地、人员列为管理对象,变“人眼观察”为“系统智能识别”,由系统代替理货员完成车辆校验、作业指挥、理货汇报等工作,理货员的工作职责由现场指挥转为后台监控,理货信息由手动录入转为系统自动录入,提高了货物在集疏港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了出错率,该系统投用后,预计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56万元,理货效率更高。
未来,八所港将继续立足港口实际,广泛参与港口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探索,并注重自主研发攻关,通过不断试验、总结及推广,赋能八所港数字转型升级。
近日,石化领域全球首个数字孪生智能乙烯工厂在中科炼化建成,并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部组织召开的智能乙烯装置关键技术研发及工业应用验收会上,经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报告指出,2023年至今,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在我国快速发展,新产品新模型不断迭代,新应用新业态持续涌现。包括石化行业在内的...
12月13日,记者从工信部官网了解到,工信部决定成立部人工智能(AI)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工智能评估测试、运营运维、数据集、基础硬件、软件平台、大模型、应用成熟度、应用开发管理、人工智能风险等...
12月15日,从国家标准委传来消息,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我国目前全面启动标准数字化转型研究,覆盖顶层设计、关键技术、场景应用全链条等项目,2024年已成功立项15项国家标准,初步奠定了我国标准数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算力规模持续扩张,能耗问题日益凸显。为此,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共同编制《中国互联网产业绿色算力倡议(征求意见稿)》,并于12月12日发布,以期推进绿色算力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