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以“双碳”底色点亮油城春色

  3月的中原油田,沃野千里,钻机耸立,井景相映,一派生机盎然。

  此时,在中原油田钻井二公司侧1队卫53-17井钻井现场,油田安全环保部能源环保室主任胡艳峰正在对当天施工中产生的钻井废液、井场油泥等固废物进行环保检查。在确认井场废液由专用罐车拉往指定地点专项处理后,他才签字离开,真正做到废液不落地、污水不外排。

  一直以来,中原油田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环保优先”工作理念,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勘探开发、工艺流程、生态修复等生产全过程,助力“无废企业”高标准建设,为“双碳”目标实现和黄河长江流域生态发展贡献力量。

  不让一滴废液落地

  这天,在文明寨油田采油管理一区明235井附近,10余名身着红色工装的采油工正沿着一条刚挖好的新管沟,加紧铺设单井管线。不过,他们所铺管线不是钢骨架结构,而是一根300余米的柔性复合管。这是油田积极推行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中原油田开发建设40多年来,始终致力于绿色清洁生产。为减少集输干支线因腐蚀、老化等导致的穿孔、泄漏问题,按照“优化、简化、整合”工作思路,他们先后对文明寨、濮城油田等老化集输管线合并590千米,更新80.6千米,撤减计量站(增注站)127座、加热炉108台,吨油集输综合能耗下降3.29%,年减少管线穿孔产生的油泥砂450吨。

  不仅采油如此,井下作业系统还大力推行“绿色作业”。作业井场推广应用“囊式环保围堰+配套清洗系统”,实现防渗材料重复利用,每年可节约作业费用200余万元。而钻井系统,每年140多口新钻井所产生的11.5万吨钻井泥浆,全部采用钻井废液不落地技术将废液作为建材原料,实现资源化利用。

  生产残渣被“吃干榨尽”

  在濮城采油厂濮一中转站的一个工作间,每一方采出水在经过处理达标后,通过管道重新回注地下,真正做到让采出水生态循环利用。据介绍,中原油田不仅能让处理后的采出水循环利用,还能将处理废水过程中产生的滤料“吃干榨尽”。

  在文卫采油厂明一污水站的工作场地,6名岗位员工正蹲在地上认真地铺设路面方砖。不过,他们所用的方砖不是瓷砖,而是采用“特殊工艺”对滤料进行技术改良,制作成长、宽均为25厘米,厚为5厘米的正方形砖块,可用于铺设井场路基或站内路面。“通过此项技术,我们每年可利用滤料120余吨,不仅美化环境,还能节约成本。”文卫采油厂安全环保室主管岳立勇说。

  与此同时,中原油田还加大绿色科技的攻关与应用,类似“不返排清洁压裂液技术”“压井液回收处理再利用技术”“不排液酸化技术”等新型环保技术在污染防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油田还启动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涉及油田20个片区、146个单体建筑,年可发电量20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万吨。

  2022年,油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0%以上。

  百里油区再披“新绿”

  这天上午,濮城油田69号计量站3名员工扛上铁铲,提着一兜野草,来到站围墙外约5米远的地方,换土、挖坑、种草,然后再浇上水。站长程庆说:“通过这种办法,我们先后让濮城30多座油水站成功‘披绿’。”

  无独有偶,在文卫采油厂马11号前线值班点,站长严华停、副班长张陵利用下班前十多分钟,在院门口两侧的空地上种下了四株矮冬青和三棵石榴树,给小站带来更多绿色。

  为推动“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向纵深开展,中原油田坚持“建一个油田、美一方山川,建一座井站、留一片绿色”,在开展作业现场标准化建设、标杆井站创建工作的同时,还在文明寨油田、濮城油田等部分井站安装光伏太阳能、在生活与办公区域种植大量绿植、在计量站与中转站建立环保卫生间、对集输处理站(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等,进一步压实安全环保责任,夯实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

  仅2022年,中原油田在井站、生产道路两侧、厂区空旷地带等种植绿植2万多株,让150多座油水站成功披绿;依托濮阳、达州等地市政管网,建设环保卫生间85座,实现对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开展对东濮老区17座场站雨水进行全部回收,补充生产注水;对普光气田32座天然气集输处理场站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实现雨水、消防污水回收利用。同时,油田建成了全封闭式含油污泥贮存场9座、含硫污泥贮存场1座,一般工业固废暂存场6座,实现油田开发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一系列的绿色环保举措,让这个春天遍地皆是绿色,处处都是风景。

相关推荐

滨州市核查组到鲁北集团开展能源专项核查

3月19日,滨州市统计局联合市发改委组成专项核查组,对鲁北集团2021-2024年度煤耗、能耗及相关数据进行现场核查。滨州市统计局通过调阅生产日报、运行日志、财务明细账、原始发票、过磅单、化验单等佐....

2025-04-01     中化新网

液态空气储能项目推动能源转型

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10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其中,60兆瓦/600兆瓦时液态空气储能国家级首台套示范项目作为10项成果之一发布。该示范项目的建设将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和储...

2025-03-28     中国化工报

首个系统性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文件发布

近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以下简称《通用实施规则》)。这是我国首个系统性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文件,标志着构建全国统一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工作取得...

2025-03-28     中国化工报

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征求意见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标准),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标准有4项重要修订,并提出,化工、印染等高风险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的基本要求。

2025-03-28     中国化工报

山东:逐绿前行 “碳”索未来

山东是我国的化工大省,在贯彻落实“双碳”战略目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道路上走在前列。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在碳强度下降、碳足迹认证、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地...

2025-03-21     中国化工报

业界研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3月17日,“第四届北京市科协智库区域行暨京津冀氢能产业与安全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市房山区举行。活动聚焦氢能产业链协同创新与安全发展议题,共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京津冀区域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提供智...

2025-03-2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