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9月到陕西榆林考察时对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作为全国少有的同时拥有煤、油、气、岩盐等矿产资源的能源化工大省,陕西正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多元现代产业体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一井”遗址
陕西是中国陆地石油工业的摇篮,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第一座炼油厂、第一个“红色盐场”均诞生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西石油资源才真正实施有计划、系统的勘探开采。1951—1954年,新中国确定陕北为石油重点勘探地区,组建陕北石油勘探大队,陕西省原油生产能力有了较快增长,并成立延长油矿管理局,即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的前身。
改革开放前,陕西还没有一套规模化的炼油生产装置,化工生产主要以化肥为主。直到上世纪80年代,榆林地区蕴藏丰富矿产资源的神秘面纱才逐步被揭开。面对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资源,陕西并没有仅靠挖煤卖钱。2003年初,陕西省首次提出“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气油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思路,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经过数十年不懈奋斗,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形成了雄厚的大宗化学品产能基础和较为完整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氢能等产业链条,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目前,陕西省拥有630万吨/年煤制商品甲醇(不含煤制烯烃配套的甲醇产能1350万吨/年)、450万吨/年煤制(煤油气耦合)烯烃、29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60万吨/年煤制乙醇、400余万吨/年煤制油(含煤焦油加氢)、45万吨/年煤基芳烃,成为全国最大的现代煤化工生产基地。2023年,陕西石化化工行业规上工业营业收入5259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营收总量的19.7%,油气当量连续多年居国内首位。
陕煤榆林化学年产180万吨乙二醇装置
煤化工是陕西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国内四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之一,榆林平均每平方千米地下蕴藏着622万吨煤、1.4万吨石油、1亿立方米天然气、1.4亿吨岩盐,相当于拥有10亿元的地下财富。
在这里,我国现代煤化工大批技术成果都实现了产业化,一批“龙头”项目引领行业发展。既有延长石油在靖边建成的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在榆神园区建成的全球首套50万吨/年低阶煤制乙醇项目,也有陕煤集团在建的全球最大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富油科技运行的全球首套50万吨/年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制环烷基油工业示范装置,还有中国中煤、国家能源集团、中石油等央企在榆林分别布局建成的第一个煤制烯烃项目、全球首套5万吨/年聚乙醇酸(PGA)示范项目、80万吨/年乙烷制乙烯示范项目,以及未来能源国内首套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等。
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榆横综合中试示范基地
如今,榆林正全力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打造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国能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陕煤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延长中科5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建设。
“十四五”期间,陕西打造了以现代能源、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等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陕西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陕西拥有丰富资源储备的叠加效应、坚实产业链群的聚合效应、广泛应用场景的牵引效应和雄厚科技实力的赋能效应。下一步,全省将抢抓机遇,出台政策支持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推动生产要素向高质量项目集聚,为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近日,自然资源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印发〈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目录》包含鼓励、限制和禁止三类事项。....
一批批优质高产的良种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无人机、遥感技术助力黑土地高效利用、病虫害防治,“智慧农业”描绘现代农业生产新图景…… 2024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领域加速应用,持续为农业....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 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日前召开主席会议,建议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