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在德州运河恒升化工产业园建设的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建成投产。同时,该公司年产20万吨二元酸项目也正加紧建设。
像华鲁恒升这样压茬推进重点项目的企业在德州各化工园区还有很多。园区内链主企业、骨干企业集聚资源要素,抓项目、强投资、延链条、扩集群,加大投入不停步、上大项目不断档,形成了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
链主企业培育壮大新动能
“自开发区成立以来,我们不断完善发展要素,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国星表示,目前正积极推动德州运河恒升化工产业园二次扩区增容,充分发挥华鲁恒升链主带动效应,通过延链扩群,打造500亿级高端化工产业集群。
在德州运河恒升化工产业园东首,有一片今年新落成投用的银灰色建筑群——恒升科技研发园。华鲁恒升副总工程师、研发部经理崔丽凤博士介绍说,科研园依托现有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创新平台,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柔性吸引各方人才,将实现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覆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科技研发园区两千米以外,华鲁恒升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最近刚刚投用。项目设计年产饱和脂环醇20万吨、副产环己烷4.3万吨,并支持后期己内酰胺和尼龙6提质扩能,进一步提高产业链综合附加值,增强尼龙新材料产品群的市场竞争力。
下一步,运河经济开发区将充分发挥华鲁恒升全省支柱型雁阵集群头雁企业、全省煤基精细化工链主企业作用,着眼高端高质,锚定“专精特新”,发力绿色低碳、强化智改数转,加力提速发展新动能,推动化工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
规模效应加速产业“裂变”
多年来,德州临邑县持续发展化工产业,构建绿色循环链条。目前,德州临邑县化工产业园已集聚上下游企业16家,形成了供需闭环、抱团发展格局。园区内,恒源石化的针状焦产品可满足旭日石墨公司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原料国产化替代需求;沥青、碳四产品可通过管道供应科顺建材、德宝路、瑞来新材料等企业。德宝路公司副产的氢气可保障恒源碳材料、瑞来新材料等企业的气源需求。瑞来新材料副产的蒸汽、恒源碳材料副产的燃料气,又可通过园区管道直供给德宝路、德宜、鲁晶等企业……通过相互配套,不同“小链条”之间形成连接、补充,每年可为相关企业节省原辅料运输、采购成本近千万元。
大园区、大产业带来的规模效应,不仅吸引新项目,也催动产业“裂变”发展。同样在临邑,该县化工企业近两年通过对工业副产氢气提纯再利用,逐步衍生出一条氢能源产业链。
主导产业是各地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而集聚、服务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则是各地产业发展的主战场。立足产业园区,推动主导产业整合提升,不断做大规模、做出特色,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是德州各个县市区近年来产业发展的共同选择。
2024年启动建设的宁津县超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已成功招引欧力格、天之盾等首批8家企业入驻。这些企业主要从事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同时,园区依托集群优势,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高效互动。
超级工厂营造产业新生态
在乐陵化工产业园,山东丰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超级工厂建设进入扫尾阶段。
“这个省重点项目总投资7.5亿元,建成后可年产2万吨医用原料药及中间体,将成为全域‘医药全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乐陵化工产业园协调服务中心主任刘强说,园区以安舜制药为龙头,发挥高端医药超级工厂集聚作用,大力实施医药化工产业集聚起势攻坚行动。
医药产业是乐陵化工产业园的主导产业之一,园区依托安舜制药、丰源生物等骨干企业,打造乐陵医药超级工厂,打通覆盖医药行业上中下游的全产业链条,构建了以产业链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园区为载体的县域医药产业垂直新生态。
“医药超级工厂能满足各种医药企业生产要求的车间。”园区对外合作和创新发展服务部部长刘琦介绍说,虽然该工厂还未投用,但已经签下了12个项目。一些本地的原料药企业,也准备延长链条,向下游拓展。
此外,乐陵化工产业园围绕医药产业延链扩群,探索出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模式。2023年12月,乐陵化工产业园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园区,探索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路径和有效模式,推动在协同创新政策、路径、技术方面攻坚突破,2024年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工业园。
三月的铜陵,绿意涌动。走进铜陵横港化工园区六国威立雅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工程项目现场,挖掘机铲斗正在平整地面,运输车辆往来穿梭……该项目建成后污水处理规模将提升至600立方米/时,可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
3月28日,在京召开的2025中关村论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发展论坛上,为进一步促进国家高新区提质增效、开放发展,加强与世界产业科技创新网络互融互促,集聚全球产业创新资源,工信部火炬中心提出国家高新区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