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物所实现光催化生物质转化制甲醇和合成气

  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王峰研究员团队创新性地利用光催化的方法,实现了室温条件下生物质裂解制备甲醇和合成气。在紫外光激发的条件下,以二氧化钛纳米棒负载的铜为光催化剂,甘油等多元醇和葡萄糖等糖在室温下即可生成甲醇和合成气。

  研究发现,二氧化钛表面缺陷有利于底物吸附,发生碳-碳键的裂解。通过降低溶剂体系中水的含量,可以抑制羟基自由基产生,减缓甲醇等有机物降解到二氧化碳。中间产物甲酸的分解方式影响了气相产物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比例。当铜载量高时,形成铜氧化物纳米颗粒,铜氧化物纳米颗粒与二氧化钛之间形成一种异质节结构,在光激发下二氧化钛产生的空穴迁移到铜氧化物上,甲酸被铜氧化物上的空穴氧化,发生脱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当铜载量低时,单分散的铜掺杂到二氧化钛中,形成掺杂能级,甲酸在二氧化钛上发生脱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通过调控催化剂的能级结构和溶剂体系,可以调节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比例,一氧化碳选择性可达到90%,得到较多的合成气。该工作为生物质制备甲醇和合成气提供了新的思路。

  甲醇和合成气是石油化工、煤化工产业中大宗的化工原料。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有机聚合物,比如秸秆、木屑等,储量丰富且资源分布广。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甲醇和合成气,可减少对化石资源的依赖,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从生物质制备的甲醇和合成气还可以连接生物质炼制和石油化工过程,打通生物质到石油化工路径。


相关推荐

沈阳化工大学:生物质气化制合成气完成万吨级技术验证

  近日,从沈阳化工大学传来消息,该校许光文教授团队联合济南黄台煤气炉有限公司完成生物质流化床两段纯氧/蒸汽气化制合成气万吨级工业试验与技术验证。

2025-04-14     中化新网

中国煤科煤科院“煤气水内循环减量化技术” 通过鉴定

3月26日,中国煤科煤科院自主研发的“煤气水内循环减量化技术”顺利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权威技术鉴定,在工业燃气煤气水处理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的关键突破,为分布式工业燃气常压固定床气化...

2025-04-07     山西能源和化工

全球单套最大气化灰渣焚烧炉在疆投运

  3月28日,采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气化灰渣循环流化床焚烧系列关键技术建成的49万吨/年气化灰渣焚烧处置示范工程,实现连续稳定试运行80天。

2025-04-01     中国化工报

煤基氮肥联产LNG液氮洗工艺国内领先

3月25日,由湖北晋控气体有限公司和杭州中泰深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并工业化应用的“煤基氮肥联产LNG液氮洗工艺”,在湖北当阳通过了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2025-03-31     中化新网

航天半废锅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国际领先

  2月28日,由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航天6.5兆帕、3500吨级半废锅粉煤加压气化技术项目,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2025-03-11     中国化工报

煤基重质产物制备通用级沥青碳纤维长丝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日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山西煤化所”)组织召开“煤基重质产物制备通用级沥青碳纤维长丝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该技术由山西煤化所完成。

2025-02-17     山西能源和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