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具备中煤特色的发展模式,是中国中煤提出的战略目标。这个特色发展模式就是要坚持产业耦合、安全绿色、创新驱动、合作共赢。
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煤鄂能化公司)承担着“煤—电—化—新”多产业耦合发展的样板和示范,这是产业耦合的基础。今年,我们要锚定这个目标任务,抓住发展机遇期,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形成“煤—电—化—新”致密产业链,开创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
“煤—电—化—新”是指煤炭、电力、煤化工、新能源等多产业耦合发展。中煤鄂能化公司所在的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核心区域,不仅矿产资源富集、是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之一,而且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在统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中国中煤来看,打造“煤—电—化—新”多产业耦合发展模式,中煤鄂能化公司是基础要素最完备的企业。这里产业基础雄厚、配套完善、要素齐全,拥有煤炭资源量110亿吨,化工产业板块已建成175万吨(年产能,下同)尿素、100万吨甲醇和60万吨烯烃项目。
因此,中国中煤在乌审旗图克区域布局了较为完整的煤炭、煤化工、煤电、新能源、煤基材料等产业项目,中煤鄂能化公司承担着第一个多产业耦合的样板和示范。这是贯彻落实中国中煤“两个联营+”发展模式的具体实践,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2025年,中煤鄂能化公司将着力构建“煤—电—化—新”产业一体化新格局,争当中国中煤特色发展模式的探路者、示范者和引领者。
“煤电化新” 初见雏形
2024年,中煤鄂能化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全面迈进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我们抓住发展机遇期,高效推进项目开工建设、手续办理和投资决策。中煤图克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园区、10万吨液态阳光项目、2×660兆瓦煤电一体化工程等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全年完成投资22.18亿元。其中,中煤鄂能化公司液态阳光项目二氧化碳精制及甲醇合成装置桩基础于去年11月开始施工,标志着我国首个液态阳光—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甲醇工业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利用风光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取绿氢,并与低温甲醇洗装置排放的二氧化碳合成绿色甲醇,计划2026年10月建成投产。
与此同时,在建的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以中煤鄂能化公司图克分公司尿素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生产附加值较高的三聚氰胺产品;5.5万吨粗苯加氢项目建设也在有序推进;投资约52亿元的2×66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将为化工装置提供电力供应,并形成蒸汽管网互联互通。煤电和风光发电项目规划总装机分别达464万千瓦、484万千瓦。
目前,中煤“煤—电—化—新”产业链在中煤鄂能化公司已初见雏形。
创新驱动 提升质效
2025年,这些重点项目将全面开工建设。同时,中煤鄂能化公司统筹规划了50万吨离网型风光制氢合成绿氨项目、40万吨生物质制取绿色甲醇项目、万吨级高端聚烯烃示范装置等,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打造“煤—电—化—新”致密产业链、价值链,离不开创新驱动。我们将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聚焦“科改示范标杆企业”目标,系统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示范,构建具有中煤特色的“小内脑+大外脑”科技创新体系,厚植高质量发展动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5年,中煤鄂能化公司将强化体制机制建设,以“项目、平台、人才、投入、管理、机制”为核心要素,完善科技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打造“六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保障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大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力度,实施一批重点科研项目,力争在液态阳光重大科技专项、高端聚烯烃产品开发、生物质输送床气化试验研究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者: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马军鹏
近日,昆仑工程大连分公司机械设备设计部主任徐继业、项目经理刘晓明及项目组一行人,来到云南石化加热炉95+节能改造项目现场踏勘。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自今年2月份启动“百日融合焕新行动”以来,盐湖股份钾肥分公司坚决贯彻五矿集团公司及中国盐湖各项决策部署,以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为核心目标,通过系统性创新与精细化管理,在生产....
今年以来,兰州石化化工储运部认真贯彻公司八届二次职代会精神和“四强”管理再深化、“快跑实干”再提速动员会精神,锚定现代化物流企业建设目标,围绕“1345”主题主线,快跑实干,通过精心组织谋划、优化生产...
4月2日下午三点,江汉油田党校职工培培训中心党校工作部的306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铺在长桌上,教师李珊珊的手指顺着电脑屏幕上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项培训方案》划过,笔尖在“理...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长江三峡西陵峡畔的石牌抗战遗址,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