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劳动模范群体,也是一群怀揣着赤子之心的大国工匠。他们将产业报国的志向具化为一个个攻克技术难关的瞬间,以创新实绩传承雷锋精神、彰显时代担当。这就是抚顺石化工建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
这个工作室星光闪耀:现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省部级劳动模范3人、抚顺市级劳动模范10人;全国技术能手4名,大国工匠2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3人、省市级技术状元10人、“百姓雷锋”3人。10余年来,工作室成员获得国家级荣誉23项,取得专利13项,完成一线科技创新成果49项,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425项,14项科技成果达到世界或国内先进水平,其中6项填补国内空白。
爱岗敬业:“雷锋式”奉献
“把忠诚献给国家,用责任报效企业,靠业绩成果创一流工作室。”走进抚顺石化工建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幅标语。一个个劳动模范如点点星光,让这副标语历久弥新。
抚顺石化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石蜡生产基地,工作室从蜡产品苯含量检测方法入手,用技术助力生产。确立课题后,他们跑现场、采数据、拿方案、做实验,变“化学实验室检测”为“在线实时监测”。就是凭借这种敬业精神,蜡品苯含量化验时间从原来的几个小时缩短到十几分钟,该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面对提质增效课题,工作室成员成立攻关小组,依托自有传感器技术优势联合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在石油二厂蒸馏车间建起物联网,实时监测蒸馏工艺生产过程。工作室成员日夜盯守在塔炉旁,经过反复试验和研究,及时发现了影响和危害生态环境的根源,做到了环境隐患可追溯、早预警、能治理。
近年来,工作室累计为企业节约过亿元资金、创造经济效益数亿元,带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
创新实践:“雷锋式”专注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服务生产、生活,提高效能,让高新技术赋能生产、赋能生活。这就需要传统产业技术精英与新生代精英协同合作,在传统的生产生活需求中找到信息化、智能化的赋能点。”现任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刁克剑对创新驱动给出自己的理解。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创新思维的汇聚地,他们践行每年完成科研、技术攻关突破50项,完成生产成果转化5项的目标。为防止对储油罐进行切割作业时发生起火爆炸的危险,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技能专家王世鑫想到了利用水刀进行油罐切割作业的点子,并开发出一套从一个点到直径一米的半自动化开孔装置,解决了含油含气容器、管线无法动火切割的技术难题。
为解决水刀现场切割速度、稳定性等问题,刁克剑、李刚等工作室成员对水刀进行了智能化二次开发。他们从机器人工作环境和场景、持续稳定性能等多角度进行多元设计研发,巧妙地拓展了水切割应用领域。如今的水刀机器人作业已经能打破空间的限制,实现“设计到哪里,就能干到哪里”的目标,不仅解决了密闭的设备和管线切割的安全技术管控难题,还节约了大量生产成本。今年,新一代水刀机器人已在检修中发挥出良好效果。
近年来,在刁克剑等大国工匠的推动下,工作室与中国科学院建立合作,并成立了我国首个石油化工智能防控技术与工程工作站、我国首个石油化工环境治理领域科研站,为抚顺成功引进多名国家研究员及博士后等科研资源。华为技术公司也主动与工作室合作,研发工业智能产品,并把辽宁省第一个华为创新实验室建立在劳模创新工作室。
授人以渔:“雷锋式”无私
工作室成员们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还积极走出企业、走向社会开展技术帮扶活动。
工作室成员、钳工技能专家杨旭东从事机组检维工作近30年,经手大机组检修近200套,经验极为丰富。10年间,杨旭东作为技能专家,受邀于广西石化、大连西太平洋石化等企业帮助解决检修遇到的难题,同事们称呼他为“空中飞人”。
2022年,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完成开工在即,工作室成员张凤光领衔26名仪表骨干在疫情最严重时期勇敢逆行,开展了连续5个多月的技术支援。其间,他们为广东石化排查出仪表事故隐患330项、处理装置突发故障1133项,其中涉及联锁等安全生产的建议11项,解决仪表难题19项,完成装置开工保运任务。今年,张凤光再次应邀,圆满解决了广东石化挤压机停车故障。
在对石化企业开展技术帮扶的同时,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意识到,要想在推动产业振兴发展,就必须打破企业间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合作。为最大限度发挥能工巧匠的合力,共同振兴抚顺老工业基地,由工作室发起,抚顺市总工会正式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
联盟之一的抚顺某装备公司,多年前引进的呼吸器、氧气表等需要升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根据现代技术需要,免费为其增加数字通讯系统,还帮助开发报警器等安防产品。工作室成员还经常应邀深入企业基层,无偿为一线工人传授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技术创新方法;举办技术讲座与实操培训,让工作室的技术资源惠及越来越多企业。
“25#低标号沥青在合肥—周口高速公路成功完成首批试验路的铺筑、在浙江省东阳市博士大桥浇筑式沥青桥面铺装成功……”4月9日,辽河石化公司“昆仑•欢喜岭”低标号沥青连续在多段试验路铺筑成功,这标志...
今年以来,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践行“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精准实施“安全铸魂”工程,强化人的安全行为治理,不断提升员工自主安全管控能力。在春季生产中紧抓安全管理不放松,强化生产现场管理,盯紧
黑龙江吉地油服为使员工明确自身岗位职责、生产任务和工作目标,有效掌握操作要领、工艺流程,生产操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和企业凝聚力。黑龙江吉地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自3月中旬,组织开展全员“轮训”,锤炼操作
春潮涌动奋楫行。“天脊舒老师讲得种植玉米不同时间科学施肥的方法,很实用,有道理,听了受启发。今年种植就按舒老师这个要求来施肥,不能再沿用传统‘一炮轰’的施肥习惯。”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余吾镇牛家脑村...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化工产业树牢“一盘棋、一家人”思维,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优势,积极服务企业,全力帮扶指导,为新恒盛40·60搬迁项目、沙河正康480万标准立方米/日高效清洁燃气项目安全顺利试车保驾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