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海油发展天津海洋装备智能制造基地(简称临港基地)油套管智能制造车间关键制造工序正在全面调试,为进入生产阶段做准备。
油套管作为海洋油气开采的关键设备,制造工艺复杂,精度要求极高。海油发展装备技术公司加工制造中心技术中心工程师杨青松详细介绍,车间打造了油套管数字化信创化的云边融合智能制造运营管理平台。该平台可实现智能化生产、数字化集成、信息化贯通,完成了高级排程和在线统计过程控制。通过这一平台,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到产品交付,再到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状态监测和维护,都能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极大地提升了油套管的质量和可靠性。
该公司还优化了钢管桁架机械手相关工艺。“针对螺纹返修工艺,车间专门设计了返修专用通道,螺纹检测不合格的钢管可自动执行锯切工序,随后回流至螺纹加工工序。通过定距链、惠斯顿装置,钢管能实现无碰撞传输。”杨青松说。
针对人工举升电气智能制造,机械采油公司电气制造厂电控生产领队李刚介绍:“车间三类立库可实现物料智能存储与管理,优化空间利用;五种自动引导车(AGV)小车可自动完成物料搬运任务,提高物流配送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一个平台可整合生产、物流等各类数据,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李刚说:“AGV智能调度管理系统能实现多机器人的任务指派、调度协同与交通管制,还能根据电池电量及调度情况执行不同充电策略,确保调度任务及时响应。”如今,工作人员只需在管理系统上发出任务指令,系统便会自动分配AGV小车转运物料或柜体。目前,车间有5种不同规格的AGV,无论是大型的井口盘,还是小型物料,都能精准转运。
图为员工正在车间调试。(田明 摄)
“我是某企业电力保供部门的负责人,目前正在对电力线路进行检修,请问如何兼顾治理鸟害、防范外力破坏等因素,提升电网检修效率?”3月初,河南突降大雪,河南油田电网检修暂停,水电厂供电运维站站长陆裕鑫和De...
近年来,兰州石化公司机电仪运维中心机修四部全面推行“标准化+预知性”设备保运模式,通过多项举措推动设备管理从“管后”向“管前”转变。
为加快先进节水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推广,提升工业用水效率,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征集2025年国家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
3月20日,在吉林石化公司丙烯腈厂硫酸车间,一组看似普通的耐高温玻璃大视野视镜正式“上岗”。这项由工厂自主研发的小设备改造,不仅破解了清灰难题,更实现了生产效能与安全系数的双重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