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上发力 追新逐绿

——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建设新能源产业集群

行走在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新能源科技产业基地,一组组由光伏板装点而成的深蓝色海洋,在阳光下星罗棋布、熠熠生辉。签约奠基、开工建设、投产达产,一个个新能源项目落实落地,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链上发力,抢抓“双碳”战略机遇,积极建设新能源产业集群,追新逐绿,步履铿锵。

产业集群上延下拓融合发力

连日来,在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大路产业园的鄂尔多斯新创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首批订单产品正通过磨粉、造粒、低温碳化、石墨化等一道道精密的工艺流程后产出。这种以石油焦、针状焦等为原料生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数码3C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据了解,新创公司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创新研发煤基焦粉制备负极材料专利技术,生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实现废弃资源回收再利用,延伸了园区产业链条。该公司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总投资27.15亿元,总占地面积823.66亩,年产能达8万吨,计划分两期建设完成。其中,项目一期主要建设两条石墨化工段及两条预碳化工段,目前一条石墨化工段已顺利投入生产,预计2025年一期1万吨石墨化负极材料计划全部满产。

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集群发展

准格尔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全力推进20平方千米新能源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推动“风光氢储车”上下游全产业链集群发展,引进天合光能、远景、沁新、三峡、迎新、铁辰、通威等重点企业10余家。北方最大的玉晶科技优质特种玻璃、天合全区第一片大尺寸光伏组件、瀚峡全区首个光伏制氢、兴洋科技新材料首批次等项目已建成投产或完成自治区认定,形成装备制造产能光伏组件2吉瓦、风机5吉瓦、氢燃料电池电堆2000台(套)、智能矿卡5000台(套)、电子级硅烷年产3000吨的产能,配套绿氢年产能1万吨。如今,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正在持续做大规模总量,推进产业延链升级。目前,总投资100亿元的光伏玻璃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背板玻璃建成投产,总投资65亿元的常州硅源年产2万吨硅基负极材料、嘉洋科技年产1.6万吨电子级硅烷配套硅基材料等项目相继开工,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集群化、示范化效应明显。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今年以来,多个新能源标志性项目在准格尔经济开发区相继开工或者是建成投产,一系列部署相继出台,一项项政策措施密集落地。这背后离不开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坚定不移创造更优环境、建立更强支撑、提供更实保障,为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夯实信心决心的不懈努力。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历经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现代煤化工产业、无机非金属产业、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截至目前,该区已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7家,拥有科创平台31家,累计授权专利794项。内蒙古玉晶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兴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榜2024胡润中国新能源潜力企业百强榜;内蒙古久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榜2024胡润中国新材料企业百强榜。

下一步,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将积极聚焦国家能源战略,立足新能源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从“链”上发力招大引强,加速优势产业集群成势,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相关推荐

宁东基地印发环保治理项目奖补办法

近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制定印发《宁东基地生态环境治理提升项目奖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奖补办法》),以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系统谋划高水平保护,不断提升本质环保水平。

2024-09-10     中国化工报

山西公布5化工园区安全风险复核结果

8月30日,山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山西省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等级复核结果第十批名单。

2024-09-10     中国化工报

博兴经济开发区:逐绿向智 传统产业活力涌动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博兴经济开发区开展产业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建设,已新增省级“晨星工厂”20余家,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65%。传统产业向新求变,...

2024-09-10     中国化工报

随州高新区青春化工园区:让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日前,位于湖北省随州高新区青春化工园区内的湖北犇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新能源锂电池电解液项目拆除施工围挡,进入设备联动调试阶段,这是随州高新区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绿色发展结出的硕果。

2024-09-10     中国化工报

菏泽推进化工园区整治提升

为深入分析化工园区整治提升重点难点问题,加快推进评估复核问题整改,全面提升园区安全等级水平,8月27日,菏泽市组织召开全市化工园区整治提升重点难点分析现场推进会。

2024-09-10     中国化工报

准格尔经开区质量服务站挂牌

8月29日,内蒙古准格尔经济开发区质量服务站在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政务服务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该区正式开启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新模式。

2024-09-10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