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21时,经纬公司胜利地质录井公司SL209队夜班仪器工程师付红伟正在通过岩石热解综合评价仪分析岩石样品,他突然发现,分析出的参数谱图由平滑的曲线瞬间变为直线,红色的故障灯随即亮起。
“队长,岩石热解仪故障!”险情迅速传递给了录井队长胡彦林。
据了解,岩石热解仪通过对岩石样品在精确温度控制下的加热处理,帮助录井技术人员深入了解岩石内部矿物的结构变化、烃类物质的生成情况等重要信息,是录井队里随钻评价地层、指导确定取芯深度的关键设备。
由于分析一个岩石样品需要耗时30分钟,而地层钻进1米仅需约10分钟,即便在钻井队停钻接钻杆时快速分析,也只能勉强跟上钻井进度。可在这节骨眼上,岩石热解仪偏偏“病”倒了。他们必须第一时间修复设备,确保这台重要设备继续运转。
胡彦林迅速赶到现场。“是三通电磁阀故障!”经过仔细检查,他发现了故障点,并从工具包里找出了备用元件。
然而,该元件只有橡皮大小,安装在一块巴掌大的线路板上,线路板又被保护在仪器箱体一个狭窄的凹槽内,即便用最短5厘米的螺丝刀仍不便操作,他们只能一人擎着手电,一人小心拆装。22时,新元件终于替换完成,他们立即开机校验,分析曲线正常上升。
但很快,分析曲线再次“拉直线”,此时,已经积攒了6个亟待分析的样品,现场气氛再度紧张。
“不能耽误落实钻井取心层位。”付红伟说道。
于是两人重新关机、开箱,进行二次检查。确认新换的三通电磁阀正常后,胡彦林专注检查气路,发现一段长12厘米、内径1毫米的不锈钢气管线吹气不通。为疏通管线,他们就地取材,尝试采用大头针、铁丝等疏通无果后,墙上的一卷网络光纤进入胡彦林的视线。他用钳子剥去光纤外皮,露出细细的钢丝,利用细钢丝,终于疏通了堵塞的管线。重新装好再次开机校验后,设备恢复正常运转。此时墙上的时钟已指向22:45。
付红伟赶紧也投入样品分析。他得把失去的1小时45分追回来。
“我是某企业电力保供部门的负责人,目前正在对电力线路进行检修,请问如何兼顾治理鸟害、防范外力破坏等因素,提升电网检修效率?”3月初,河南突降大雪,河南油田电网检修暂停,水电厂供电运维站站长陆裕鑫和De...
近年来,兰州石化公司机电仪运维中心机修四部全面推行“标准化+预知性”设备保运模式,通过多项举措推动设备管理从“管后”向“管前”转变。
为加快先进节水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推广,提升工业用水效率,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征集2025年国家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
3月20日,在吉林石化公司丙烯腈厂硫酸车间,一组看似普通的耐高温玻璃大视野视镜正式“上岗”。这项由工厂自主研发的小设备改造,不仅破解了清灰难题,更实现了生产效能与安全系数的双重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