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近日表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效对接的“关口”,也是科技成果顺利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发展动力。
陈军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并驾齐驱”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转化道路不通畅,就会导致很多科技成果“躺在实验室睡大觉”,不为市场所知,失去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如何让企业和高校各展所长、在科技创新中实现优势互补?怎样让前沿技术更接地气、打通科研成果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陈军指出,这需要进一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目标导向进行科技创新,打通“知产”变“资产”的关卡,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迈出“实验室高阁”的步伐。
为加快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他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各级政府与各高校、科研院所要同向发力,高质量、快节奏打造合作的平台载体,促进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成果评估、交易、转化等环节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健全成果转化平台服务机制和产学研用对接合作机制,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要紧紧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之间的衔接和融合,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继续探索更加合理全面的人才聘用制度,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让创新人才的“关键变量”转化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
四是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还需加大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五是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力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在全球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中,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占全球20%,排名第一。一直以来,在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如何让页岩气这一“宝藏能源”得到高效安全的使用,是困扰勘探者们的一大瓶颈。 同济大...
11月14日,由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大连院)自主研发的百千瓦级固体氧化物(SOEC)电解水制氢侧线在中原油田实现示范运行。
安徽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防老剂6PPD、甲基异戊基酮(MIAK)等创新型聚合物添加剂产品,多项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