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召开的“奋发有为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成效成为焦点。2025年1—2月,全区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15个,投资总额突破1100亿元,落地项目投资完成额超400亿元,首季“开门红”势头强劲。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广西以政策创新、服务升级、精准布局为核心,全面革新招商策略的成果。
为打破传统依赖土地、税收、补贴“老三样”的招商模式,广西印发《关于加强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提出五大方面19条措施,首次打出“场景、基金、市场化”的“新三张牌”。其中,《广西招商引资市场化服务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对市场化服务机构引进的制造业项目,按实际投资完成额的2‰给予奖励,单个项目最高支持500万元,且资金由自治区财政全额承担,体制内集体和个人不再纳入支持范围,彻底激活市场活力。同步推出的“1+10+N”基金集群已撬动投贷联动金额超1000亿元,形成“基金搭台、资本唱戏”的招商新格局。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仅前两个月制造业项目落地投资完成额便突破400亿元。
在服务层面,广西正从“政策洼地”向“服务高地”转型。重大项目服务工作专班为中伟集团、龙马重工等项目提供全流程保障,推动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周期缩短30%以上。自治区园区办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招商成效纳入市县及产业园区领导班子考核体系,并组建专业化招商队伍,推动招商人员从“拼资源”转向“拼专业”。玉州区、贺州市等地通过深化粤桂协作,一季度签约文商旅综合体、智能制造等项目总投资超80亿元,成为全区“开门红”的生动注脚。
锚定“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布局,广西聚焦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的常态化大区招商合作。由厅级领导挂帅的招商队伍创新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模式,推动东部产业梯度转移项目加速落地。在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广西通过开放场景、设立专项基金、优化营商环境等组合拳吸引头部企业,目前已签约“人工智能+”项目22个,总投资超110亿元。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提速,配套的产业基金、人才基金及算力补贴等政策即将出台,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面向未来,广西计划推出156项营商环境“微改革”,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营商广西·桂在便利”品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建立“企呼我办”兜底机制,确保项目难题“不过夜”。金融支持方面,“桂惠贷”2024年已投放贷款2317亿元,惠及超10万户企业,2025年将继续扩大基金规模,重点支持沿边临港产业园和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随着政策、服务、要素保障的全面升级,广西正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招商新体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3月28日,河南省民营企业新春发展大会在郑州盛大召开。本次大会汇聚了众多领导、嘉宾、会员、企业家以及媒体代表,共同探讨民营经济的发展新机遇。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组织开展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我国将继续支持城市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组织示范项目,“点”上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示范、“线”上开展产业链供应....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轻工业发展。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在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