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向升:推进石化行业节能降碳,关键在创新

编者按  6月19日,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能源管理与节能降碳主题分论坛在山东东营召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在致辞中结合当前形势,分享了对石化领域节能降碳思路、路径和方案的思考。现将致辞要点编辑于此,供行业人士参阅。


微信图片_20240620141911.jpg

图为傅向升在论坛上致辞。(张育 摄)

  1.能源管理与节能降碳应当得到重视。

  有三个新情况需要国际社会关注:一是气候危机更加严峻了。2023年世界各地的热浪、洪水、森林大火等气候灾害急剧增加,损失惨重。据多家机构检测2023年成为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去年底在迪拜召开的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大会特别提醒与会代表和世界各国,气温已经上升了1.1℃,距离《巴黎协定》确立的1.5℃温控目标只差0.4℃了。

  二是《巴黎协定》首次盘点的结果并不乐观。去年,《巴黎协定》完成了首次全球盘点,伍德麦肯兹对195个签署《巴黎协定》的国家进行了全面评估,其承诺的减排目标无一达标。尤其是受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高位的影响,有的国家出于近期经济与政治等多种因素的考量,已然放弃近年的减排目标,履行《巴黎协定》、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遭遇了新的挑战。

  三是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23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创新高,达到374亿吨,同比增加4.1亿吨。主要原因是极端干旱导致水力发电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占增量的40%。

  这些最新的情况告诉我们,绝不能忽视气候危机,做好能源管理和节能降碳十分重要。

  2.中国正在向碳达峰扎实迈进。

  自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政府做出“3060”庄严承诺以来,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碳达峰碳中和”,也更加辩证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双碳”目标的关系。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部署、方案设计层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有关部委从产业政策方面,推动各企业、各行业以及全社会,特别是工业领域重点耗能产品的节能降碳。

国务院颁布实施《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研究制定《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去年11月份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今年2月工信部印发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通过政策推动和市场引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支持和引导企业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技术改造升级和节能降碳的力度。6月上旬,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印发了炼油和合成氨两个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再次从优化产业布局、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余热余能和资源循环利用、数字化升级等六大方面,对这两个重点行业的节能降碳作出部署和要求。

各方持续发力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全社会的绿色生活方式,力争2030年前后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

  3.石化行业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

  一是产业属性: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资源型和能源型产业。据最新统计2023年石化行业能耗总量8.05亿吨标煤,占全国能耗总量的14.1%;碳排放量16.3亿吨,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3%左右,能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均居工业领域前列。

  二是原料结构:我国的石化产业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海湾地区不同,受资源禀赋的制约煤化工占比高,以煤为原料生产化学品和合成材料比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其碳排放强度要高许多。

  三是产品结构: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石化产业的产品结构主要以大宗基础化学品和通用合成材料为主,生产基础产品和通用材料的过程就比生产高性能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的能耗和物耗都要高,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也就都高许多。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化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临的挑战要更为艰巨。

  面对以上情况,石化全行业和广大石化企业正视面临的挑战和现实困难,正积极采取行动,向着“双碳”目标、扎实推进扎实前进。现已向全行业发布了《碳达峰倡议书》,也已研究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连续多年组织开展“能效领跑者”和“水效领跑者”活动,每年都组织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化工园区和绿色产品、绿色设计等创建活动。不仅为石化行业和石化企业树立标杆、培育典型,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4.现实路径是节能、未来关键在创新,加快石化产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据最新统计,2022年我国每万美元GDP的能耗3.02吨标煤,而美国是1.28吨、日本是1.43吨,即能耗强度我国是美国的2.36倍、日本的2.1倍。

  多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耗能第一大户、碳排放第一大户。从能耗强度看,与先进国家和国际领先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节能减排和降碳的发展潜力巨大。石化产业的创新重点在于加大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不断提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同时,加大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循环化改造,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节水技术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高度重视各类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提升石化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断降低石化产业的物耗能耗和“三废”排放水平;积极引导清洁能源、绿电替代,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鼓励应用短流程、反应过程强化、催化裂化余热发生超高压蒸汽技术等低碳生产工艺,支持炼油企业加快CCUS项目产业化示范,探索开展二氧化碳转化、固化、加氢制油品和化学品技术示范,推动炼油行业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用绿电代替煤电和气电、绿电裂解代替传统的蒸汽裂解,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支持建设绿氢炼化示范工程,推进绿氢替代,逐步降低行业煤制氢用量。

  与此同时,创新还要把握新的趋势,在原料轻质化、过程低碳化、废弃物资源化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探索地热、氢能等清洁能源的补充替代,加快劣质渣油低碳深加工技术升级,加快组分炼油、分子炼油和原油直接制化学品的产业化,推动石化产业实现绿色化、低碳化和高端化。

  去年底召开的第二十八次联合国气候大会达成了“以公平、有序和公正的方式转变脱离化石燃料”的共识,重申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必将对我国石化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讨论拟提请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的文件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24-06-27     中化新网

1621.8亿元!前5月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2.7%

国家统计局6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543.8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621.8亿元,同比下降2.7%;石油...

2024-06-27     中化新网

广西西陇化工钛白粉二期、20万吨硫铁矿制酸项目投产

  6月25日上午,广西西陇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陇钛白)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城南产业园举行钛白粉二期、20万吨硫铁矿制酸项目竣工投产仪式。

2024-06-26     中化新网

夏季达沃斯论坛发布解决全球挑战的十大新兴技术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25日发布年度《十大新兴技术报告》,介绍了未来三到五年内将深刻影响世界的十项突破性技术。  这十大新兴技术包括:驱动科学发现的人工智能、隐私增强技术....

2024-06-26     中化新网

石化联合会党委开展警示教育学习暨主题党日活动

6月2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组织党员干部赴河北省任丘市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任四井纪念馆开展警示教育学习和“学党纪、转作风、勇担当”主题党日活动。

2024-06-25     中化新网

福建省出台方案加快新材料推广应用

近日,福建省工信厅等五部门印发通知,制定《福建省加快新材料推广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力争到2026年全省新材料产业产值超7000亿元.

2024-06-25     中国石油和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