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截至3月11日,我国首台高含硫天然气压缩机组在中原油田普光气田101集气站已安全运行超16000小时。自投运以来,该机组运行稳定,最大增气能力达6万立方米/天,累计增产天然气超8000万立方米,显著提升气田开发效率。
2022年初,普光气田酸性气增压先导试验工程建成,高含硫压缩机组率先在普光101-2H井、普光101-3井应用。该机组是国内首台自主设计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高含硫压缩机组。
然而,身处在硫化氢浓度高达15%的“毒气站场”,为确保该压缩机组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普光分公司针对高含硫环境特殊工况,构建了覆盖机组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制订《往复式压缩机组运行维护管理细则》并实施闭环管理,进一步规范压缩机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提高运维管理水平。
针对高含硫压缩机组存在的潜在风险,该公司定期开展设备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杜绝设备带“病”运行。同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体系,常态化开展压缩机组硫化氢泄漏等专项应急演练,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迅速响应、有效处置。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不断探索与积累,我们成功摸透机组运行规律和突发故障问题处理,总结形成了一套从处置到维护的完整运维体系,让机组在高含硫环境中实现了零事故、零泄漏。”
“我是某企业电力保供部门的负责人,目前正在对电力线路进行检修,请问如何兼顾治理鸟害、防范外力破坏等因素,提升电网检修效率?”3月初,河南突降大雪,河南油田电网检修暂停,水电厂供电运维站站长陆裕鑫和De...
近年来,兰州石化公司机电仪运维中心机修四部全面推行“标准化+预知性”设备保运模式,通过多项举措推动设备管理从“管后”向“管前”转变。
为加快先进节水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推广,提升工业用水效率,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征集2025年国家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
3月20日,在吉林石化公司丙烯腈厂硫酸车间,一组看似普通的耐高温玻璃大视野视镜正式“上岗”。这项由工厂自主研发的小设备改造,不仅破解了清灰难题,更实现了生产效能与安全系数的双重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