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化学:争创世界一流精细化工企业

  工信部等9部门前不久发布的《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引导精细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打造高效绿色安全融合的精细化工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在相关政策指引下,继续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建设、关键技术攻关与发展高端新材料等方面不懈努力,不断推动石化化工产业的精细化延伸、高端化发展。

  近年来,万华化学秉承“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重奖成功;敢想敢干,锲而不舍,没有不可能的事”的创新理念,构建了集基础研究、工艺开发、工程化、产业化和产品应用研发于一体的创新体系。该公司在总部建立了综合型全球研发中心,容纳4000余名研发人员,重点培育前瞻性、原创性核心技术;在下游客户和市场集中的地区建立了应用和技术服务中心,加强产业互动及跨界创新。

  在人才建设方面,万华化学注重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等方式,夯实基础理论研究。目前,该公司已建设了1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基地,申请发明专利6400多项,攻克了一批产业关键技术,为高质量发展注能添彩。

  例如,万华化学自主研发的交联聚乙烯(XLPE)产品具有超高洁净度、优良的热稳定性、极佳的交联能力和耐焦烧能力,在高压电缆绝缘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万华化学还推进“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实现价值链”三链融合战略,旨在打造上下游一体化的超高压电缆料体系。

  在高端新材料方面,万华化学的尼龙12产品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公司不仅拥有尼龙12的全产业链制造核心技术,还能够规模化生产制造,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此外,万华化学致力于将绿色化理念贯穿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全过程,推动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和循环经济等绿色化技术,通过化学回收方法,成功实现了废旧聚氨酯泡沫的回收再利用,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万华化学积极布局新能源相关化工新材料产品。例如,公司成功研发并投产了聚烯烃弹性体(POE)产品。这是国内首套大规模自主研发的POE工业化装置。POE胶膜相较于传统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胶膜而言,具有更优的水汽阻隔能力、抗老化性能等,成为双面光伏组件封装的首选材料。

  展望未来,万华化学将继续秉承创新发展的理念,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石化化工产业的精细化延伸、高端化发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在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方面,万华化学将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建设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团队;在关键技术攻关和发展高端新材料方面,持续攻克产业关键技术,推动高端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生物技术和循环经济等绿色化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相关化工新材料产品,推动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市场需求。

点击浏览《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全文

相关推荐

特变电工将投170亿元建煤制天然气项目

  4月1日,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两则公告,将建设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并建设煤制天然气配套供煤项目。  公告显示,煤制气项目总投资约为170.34亿元,建设期为3年,第4年....

2025-04-03     中化新网

攀钢钒钛股份6万吨氯化钛白生产线核心指标全面向好

​4月2日,从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钢钒钛股份”)传来喜讯,2025年以来,该公司6万吨氯化钛白生产线达产达效攻关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截止到3月底,连续三个月生产的氯化钛白粉合格率...

2025-04-03     中化新网

上海颜钛获“2023-2024年度上海外贸自主品牌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4月2日,从颜钛集团传来喜讯,该集团旗下的上海颜钛实业有限公司再次获得了上海市进出口商会颁发的“2023-2024年度上海外贸自主品牌示范企业”称号。

2025-04-03     中化新网

吉尔吉斯国家化肥厂第二条生产线即将开工建设

  4月1日,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托罗巴耶夫视察了位于奥什州诺卡特区的吉尔吉斯国家化肥厂。视察期间,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认真听取了吉尔吉斯国家化肥厂厂长刘丙林关于一期包括第二条生产线即将开工建设的详细情况...

2025-04-02     中化新网

九江:“链主”带“全链”,推动石化产业转型升级

3月26日,九江石化加氢裂化装置桩基开工,这是继去年底年产150万吨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第一个项目——连续重整装置全面开工以来的又一重要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助力打造“炼油+芳烃+PT....

2025-04-02     中化新网

国内首个乙烯全业务链智能化工厂能效跃升

乙烯收率从2021年的76.2%提升至2024年的78.01%,装置平稳率保持在100%,自控投用率超过99.6%,截至3月31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榆林乙烯智能化工厂投用的58个专业系统,在生产经营中...

2025-04-02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