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气候的“碳”息 ——与托普索公司美国总裁亨利·拉斯穆森一席谈

中国诗人李白在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千古名句时,很难知晓1300多年后的苍穹下,会有10万余只钢铁“大鹏”日夜起降。他更难以料到,这豪迈诗句化为现实的代价,是每年排放超过10亿吨的巨量二氧化碳——这或许会让他笔下瑰丽的风景湮灭在日益变暖的气候里。

1300多年后的2024年秋天,托普索公司美国总裁亨利·拉斯穆森怀揣着减碳的愿景,从太平洋彼岸飞到李白的故土,感受着大洋两岸气候“碳”息的共振,在与《中国化工报》记者畅谈绿色能源发展前景时说:“我们呼吸在同一片天空下,发展清洁能源需要凝聚所有人的智慧和努力。”

微信图片_20241101141822.jpg

中美欧的奔跑:目标明确,赛道各异

在全球持续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等气候问题面前,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纷纷聚焦航空、化工等重点行业,部署碳减排的计划。然而,虽然欧洲、中国、美国等向着同一个目标奔跑,但却并不总在同一条赛道。

亨利认为,欧洲的目标感很强。以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为例,欧盟为此设定了清晰的节点,要求“2025年起,所有从欧盟机场起飞的航班,无论其目的地是在欧盟内部还是外部,都必须使用2% SAF与传统航煤混合的燃料,到2030年添加比例需达6%,到2035年该比例需达20%,到2050年需达70%”。

“欧洲政府会给予企业一个明确的降碳目标,通过碳定价、碳排放等交易体系控制碳排放。”亨利总结道,而在美国,政府似乎更希望用美元营造脱碳氛围。

亨利告诉记者,在美国,发展脱碳会得到巨额补贴,且补贴强度与脱碳强度挂钩。《通胀削减法案》(IRA)对绿色产业的税收抵免接近4000亿美元。企业家自然明白,如何选择才能有钱拿。然而目前,更多企业依然选择观望,看谁会是第一个做这件事的人。

“其实美国现在已经拥有很多SAF产能,但由于缺少应用端的配套政策,很难在短时间内将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分析原因,亨利直言不讳,“不过我相信营造一个鼓励投资的环境是有用的,至少能让企业努力去做。这是一种市场经济。”

中国碳中和进程如何?亨利对此也做了功课,并与其托普索中国的同事和本报记者进行了充分交流。

仍以SAF为例。与欧洲相似,中国民用航空局于2021年印发了《“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2025年SAF累计消费量达到5万吨的目标。截至今年6月,国内累计规划SAF产量超过155万吨/年。今年9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航局在北京启动SAF应用试点。9月19日起,国航、东航、南航分别从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宁波栎社机场起飞的12个航班将正式加注SAF。

“我觉得中国的工作计划性很强。你们的五年规划是很好的推进方式,令人印象深刻。”亨利说。

新能源的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尽管追求碳中和的目标相同,但各经济体采取的发展措施却并不相同。亨利认为,政策制定存在差异,本质上是因为绿能在各国具有不同的战略定位。SAF是这样,氢能、生物质燃料、可再生能源等其他绿能亦是如此。

就美国而言,得益于天然气资源禀赋,现阶段发展低碳的蓝氨、蓝氢以及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与利用项目是主流。马拉松等传统炼油企业也在依托托普索制造生物柴油,并开始制造基于脂肪和油脂的生物航煤,目前正在运行的装置大约有20套,到今年年底产能将会达到400万吨。不过和传统化石能源相比,炼油厂转型产出的生物航煤、生物柴油整体量非常小。

亨利告诉记者,美国履行脱碳承诺的决心从未改变,但路线可能更倾向于“减碳”而非“绿色”,目前发展脱碳相对较快。

作为一家在欧洲、北美、亚太地区都有业务覆盖的跨国公司,托普索对这些地区国家的能源转型情况有较为深刻的了解,主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亨利表示,在低碳领域,托普索拥有全面的技术储备,但在不同时间段侧重点不同。

据了解,此前,托普索已经在丹麦建造了世界最大的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EC)生产工厂,产能达到500MW,可扩展至5GW。今年托普索又宣布在美国建造一个1GW的电解槽工厂。同时,托普索在全球还参与了若干大型绿氨和绿醇项目。

“除了绿电、风电、光伏以外,我们需要各种能源并行存在,包括核电、SAF以及传统的化石能源。我相信,传统油气行业到2050年时依然会继续存在,只不过是脱碳后的。从灰到蓝再到绿,这个路线是确定的。”谈到新能源的未来,亨利认为,“现阶段新能源应当成为能源转型的增量,而不是与化石能源非此即彼的选项。”

托普索的努力:凝聚智慧,推进合作

 “合作共赢将是应对当前气候问题的最优解。”亨利谈道,“在SAF的应用推广上,开展全球性的合作尤为必要。”
    作为全球SAF领域的技术引领者,托普索每年都会围绕SAF、降碳等主题在全球各地举办论坛,邀请各国的生产方、消纳方、政策制定者参加。就在前不久,托普索在丹麦举办的论坛上,就请来了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商,共同探讨从技术的角度如何帮助航空业脱碳。

在中国,过去的40年里,托普索与中国客户签订了100多项工艺包合同和1000多个催化剂合同,拥有牢固的市场基础。近年来,托普索先后与水木明拓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日产1800吨的动态绿氨技术合同,以及与广西宏坤生物质能源公司合作在广西钦州建设一套年产30万吨的生物燃料工厂。

对于托普索在中国的工作成果,亨利十分振奋。“托普索有信心获得更多的项目,因为我们有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技术,所做的SAF装置、可再生航煤和可再生柴油装置也是全球最多的。业主最看重的技术成熟度与工业放大经验,恰好都是我们所擅长的。”他说,“比起新建一个未经验证的项目,利用现有的先进的技术经验可以缩短企业的建设期,更快得到投资回报。”

亨利还向记者透露,公司近期已经与某些航空公司进行了深度探讨,计划就SAF达成合作。“作为技术供应商,我们自己通常不做投资,因此格外重视同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他展望道,“我们相信,与中国企业未来的合作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亨利期待中的合作不仅包括国家和企业,也包括社会公众里的每一个人。“我们需要让公众认识到:使用清洁能源是要增加成本的。还是以SAF为例,消费者需要时间去接受机票价格的上涨,以及在燃油费里为碳税买单。当然,按现在2%的SAF添加量计算,我们计算过这个价格涨幅并不大。”

“在这方面,我认为欧洲做得相当不错。在飞不同航线时,你可以看到不同的机票碳标识。”亨利说,“据我所知,中国和美国也开始慢慢往这个方向走,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排放航班。”

相关推荐

《应急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发布

近日,应急管理部印发了《应急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以下简称《裁量权基准》),以进一步指导应急管理部门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裁量权基准》适用于对应急管理违法行为的行政....

2024-11-21     中化新网

山西“双碳”会客厅揭牌

11月11日,山西“双碳”会客厅正式揭牌。

2024-11-15     中国化工报

“泽曲河就在身边流淌”

在刚刚过去的第25个中国记者节,《中国化工报》融媒体记者部收到了一份来自青藏高原的祝福。“节日快乐!”

2024-11-15     中国化工报

“磨剑”二十年,首部《能源法》来了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

2024-11-15     中国化工报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思政工作获评优秀

近日,在安徽合肥召开的石油和化工行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交流会议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获评“石油和化工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

2024-11-15     中国化工报

全总专题研修班开班

为进一步加大全国优秀班组长培养力度、提升班组长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由全国总工会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决赛选手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11月11日在清华大学开班。

2024-11-15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