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记者姜小毛) 7月7日,记者从江西省发改委获悉,江西省发改委、生态环境厅日前联合印发《江西省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今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替代产品和可降解一次性制品得到使用,形成一批塑料减量和塑料污染治理的典型模式,到2025年,基本形成塑料污染多元共治体系,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方案》指出,加强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管控。对生产纳入淘汰产品目录塑料制品的企业要求停产限期整改,对生产塑料制品禁限目录中塑料产品的企业加强转产转型指导,对在生产塑料制品中违规添加对人体、环境有害的化学添加剂的企业依法实施惩戒。依法严肃查处违规销售塑料制品行为,加强重大典型案件的督查督办。
《方案》提出,禁止生产和销售部分塑料制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到2022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加大禁止“洋垃圾”进口监管和打私力度,确保“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落实到位。
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引导企业生产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可降解一次性产品、新型绿色环保功能材料。推行塑料制品绿色设计,加强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低成本应用,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回收利用性能。
《方案》明确,推进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减量化。实施商场、集贸市场、餐饮、宾馆酒店等场所“禁塑”“限塑”行动,今年底,南昌市建成区集贸市场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实施范围扩大到各设区市建成区集贸市场,且商场、超市等场所和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5年底,各设区市建成区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今年底前,全省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各设区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2年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实施范围扩大至县城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全省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到2025年底,各设区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全省所有宾馆、酒店、民宿均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
实施快递包装领域“禁塑”“限塑”行动。鼓励部分设区市的邮政快递网点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塑料制品,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到2025年底,以上塑料制品的禁止使用范围扩大到全省的邮政快递网点。
《方案》还明确了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鼓励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通过设置自助式、智慧化、共享式等环保、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取代或租用装置等形式,引导和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料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鼓励塑料制品生产、销售、使用企业积极创建绿色供应链,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重点领域新产品新模式规模化应用。
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结合实施垃圾分类,加大塑料废弃物等可回收分类收集和处理力度,禁止随意堆放、倾倒。实施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最大限度降低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培育一批符合《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骨干企业。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治理,重点解决城乡结合部、环境敏感区、道路和江河湖泊、坑塘沟渠等处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堆放导致的塑料污染问题。实施农田残留地膜、农药化肥塑料包装等专项清理整治,逐步降低农田残留低模量。
“小伙子7个月减重100斤,变得更自信、阳光、帅气了。”近期,齐鲁石化公司公众号推出的一期减重微信,让塑料厂小伙孟麟成为齐鲁石化“体重管理”明星。“瘦身后身轻如燕,每天穿梭攀爬在塔林间,做事情游刃有余...
日前,中国中化旗下中化国际自主研发生产的sinapara对位芳纶成功应用于热塑性塑料管(RTP管)增强领域,在国内首次实现突破性应用,助力海底输油管道低成本长效运维,为海上油田开发提供更安全高效的...
在全球科技浪潮与可持续转型的双轮驱动下,4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CHINAPLAS2025国际橡塑展将精心打造科技讲台、产品创新灵感库和第三届科学家论坛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聚焦塑料和橡胶行业...
3月26日,科莱恩宣布,其丽珂瑞蜡LicocareRBW560TPVita凭借在技术创新、行业价值及市场表现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荣获“2025塑料行业——荣格技术创新奖”。
近日,三菱化学等7家跨国化工企业宣布合作启动塑料回收试点项目,旨在建立欧洲报废车辆废弃塑料回收供应链,以满足欧盟法规对新生产汽车中再生材料使用比例的要求。
在3月11日至13日举行的墨西哥国际塑料工业展上,美国塑料工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佩尔茨·皮内达表示,尽管当前美国贸易政策存在波动,但美国塑料行业对2026年美墨加协定(USMCA)重新谈判后维持北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