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技护航“千里油龙”

3月14日清晨9时,胜利油田集输技术管理中心孤东一号联合站的操作室内,工人技师王强轻点屏幕,一架搭载红外热成像仪的无人机腾空而起,掠过纵横交错的站外输油管道,开始了每日的智能巡检。“今天要重点排查G37号阀组至联合站之间的12千米管线,这一带地下水位高,管道腐蚀风险较大。”王强一边操控着多屏监控系统,一边向同伴介绍。

胜利油田站外输油管道总长度超过3000千米,部分管线穿越芦苇荡、盐碱滩等复杂区域。过去人工巡检需穿戴厚重防护服,携带超声波检测仪徒步作业,日均仅能完成8千米。2024年下半年投用的智能巡检系统配备六旋翼无人机,可搭载多光谱相机和激光雷达,单次充电续航45分钟,巡检效率提升40%。

在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中,输油管道表面的微小锈蚀点都清晰可见。当飞至K15号弯头处时,热成像画面突然出现异常温升区域。王强立即切换至三维建模模式,系统自动生成管道变形分析报告。“这处弯头壁厚减薄量达12%,需要立即安排维修。”他迅速在系统中标记隐患点,工单同步推送至抢修班组。

这套智能巡检系统还集成了AI识别算法,可自动区分管道附属设施与外部干扰。在S9号阀组上方,无人机发现一处新增的塑料大棚,系统立即发出预警:“距管道安全距离不足3米,存在第三方施工风险。”管理人员通过系统调取历史影像,确认该区域为违规搭建,随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传统巡检靠经验,现在靠数据。”技术管理中心技术室主任李建军一边展示着巡检大数据平台,一边介绍道,“无人机已累计发现管道腐蚀、阴极保护失效等隐患173处,预警第三方施工风险41次,管道泄漏事故率同比下降65%。”

当无人机完成巡检降落在操作平台时,地面站自动生成巡检报告并上传至云端。王强轻点屏幕,管道运行状态、缺陷分析、维护建议等信息一目了然。这套智能巡检系统正悄然改变着油田运维模式,让千里油龙在科技护航下更加安全平稳地运行。

相关推荐

河南油田:新技术助电网春检提效

“我是某企业电力保供部门的负责人,目前正在对电力线路进行检修,请问如何兼顾治理鸟害、防范外力破坏等因素,提升电网检修效率?”3月初,河南突降大雪,河南油田电网检修暂停,水电厂供电运维站站长陆裕鑫和De...

2025-03-26     中国化工报

兰州石化:设备管理从“管后”变“管前”

近年来,兰州石化公司机电仪运维中心机修四部全面推行“标准化+预知性”设备保运模式,通过多项举措推动设备管理从“管后”向“管前”转变。

2025-03-26     中国化工报

中原油田作业视频监控系统升级

近日,经过数月的紧张施工和调试,中原油田作业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正式完成并投用。

2025-03-26     中国化工报

化工智能装卸市场体量达千亿元级

3月22日,由浙江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全球智能装卸机器人联盟主办、安丘博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承办的化工智能装卸论坛在山东潍坊举行。

2025-03-26     中国化工报

工信部征集工业节水技术装备

为加快先进节水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推广,提升工业用水效率,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征集2025年国家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

2025-03-26     中国化工报

吉化“透视眼”解清灰难题

3月20日,在吉林石化公司丙烯腈厂硫酸车间,一组看似普通的耐高温玻璃大视野视镜正式“上岗”。这项由工厂自主研发的小设备改造,不仅破解了清灰难题,更实现了生产效能与安全系数的双重跃升。

2025-03-2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