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2月28日,河南省化学学会与欧盟中国委员会在郑州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利用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中欧智慧产业推进中心和河南省化学学会、河南省化工学会、郑州大学中德碳中和研究院等资源优势和空间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搭建中欧合作桥梁与纽带,开展深层次、多元化的全方位战略合作。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据介绍,此次双方合作内容主要有:推进欧洲化学组织在河南落地及中欧化学工业科技暨关联项目的全面合作与运营管理,河南省化学学会将在河南组建中欧化学产业推进中心,联合洛阳市、濮阳市等地,规划推进欧洲化工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园区,并组建欧洲化学领域技术转移中心运营团队和实体机构;组建中欧化学国际合作推进中心总部,合作成立中欧化学工业技术转移成果研发中心及技术交易管理中心;联合组建《中欧碳中和技术研究院》、中欧碳中和运营管理中心和欧盟低碳绿色认证中心等实体,使黄河流域成为“一带一路”碳中和国际合作示范区;全面推进中欧两国政府联手的全球科技协同创新计划(GTI)国际合作,推进中欧职业教育在黄河领域落地,实现欧盟及世界先进的双碳科技成果向中国转化并延伸建成“中欧低碳科技孵化产业园”;双方将在河南选址,谋划建设“中欧碳中和管理学院”项目,在全国联合建设“欧盟碳中和科技(新兴)产业园”;双方在中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范围内,谋划与布局一批符合中欧共同战略合作精神,充满中欧特色元素的中欧智慧绿色小镇的投资与建设。
“这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将揭开我会国际合作的新篇章。” 河南省化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侯益民表示,欧洲化学工业是世界高端产品的代表和标杆。目前,欧洲面临着能源短缺,国际竞争激烈,发展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他们需要全面开放的中国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河南省化工产业门类齐全、资源丰富、产品种类多、市场庞大,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短板。为了实现河南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河南必须与国际接轨,学习和吸收欧洲的先进经验,进一步促进人才、技术、产业园区和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下一步,合作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和欧洲化学组织的紧密联系,把欧洲化工产业的优势项目引入国内,强化中欧化学合作,促进中欧化学工业绿色低碳健康发展。”侯益民说。
欧盟中国委员会执行秘书长李争表示,河南有着良好的化工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要在人才引进、产业转移、园区运营、顶层设计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深度合作,提供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实质性推进合作项目,为河南化工产业发展做出努力。
4月1日,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两则公告,将建设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并建设煤制天然气配套供煤项目。 公告显示,煤制气项目总投资约为170.34亿元,建设期为3年,第4年....
4月2日,从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钢钒钛股份”)传来喜讯,2025年以来,该公司6万吨氯化钛白生产线达产达效攻关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截止到3月底,连续三个月生产的氯化钛白粉合格率...
4月2日,从颜钛集团传来喜讯,该集团旗下的上海颜钛实业有限公司再次获得了上海市进出口商会颁发的“2023-2024年度上海外贸自主品牌示范企业”称号。
4月1日,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托罗巴耶夫视察了位于奥什州诺卡特区的吉尔吉斯国家化肥厂。视察期间,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认真听取了吉尔吉斯国家化肥厂厂长刘丙林关于一期包括第二条生产线即将开工建设的详细情况...
3月26日,九江石化加氢裂化装置桩基开工,这是继去年底年产150万吨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第一个项目——连续重整装置全面开工以来的又一重要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助力打造“炼油+芳烃+PT....
乙烯收率从2021年的76.2%提升至2024年的78.01%,装置平稳率保持在100%,自控投用率超过99.6%,截至3月31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榆林乙烯智能化工厂投用的58个专业系统,在生产经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