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关于共享公共实训基地开展民营企业员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通知,旨在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和用工保障,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这对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实属利好。
根据此次发布的通知,从2024年至2027年,要加力提效用好公共实训基地,开展百万民企员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该提升行动一方面提出要扩大岗前培训。比如,支持公共实训基地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大规模开展实用性、操作性技能培训;鼓励公共实训基地积极承接民企新入职员工、转岗员工新型学徒培训,提高岗前培训的覆盖率和质量,推动员工“上岗即能适岗、转岗即能顶岗”;推动公共实训基地与行业协会共同建立为中小微民营企业提供岗前培训的服务机制,有效降低中小微民企培训用工成本。
另一方面强调要加强在岗培训。比如坚持产训结合,推行公共实训基地与民企“双师带徒”、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实训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培训链与产业链衔接;着力帮助民企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在新产业、新业态、新赛道上形成竞争新优势;引导民企按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与公共实训基地联合开展员工在岗培训和评价激励,构建聚才留人的良好生态。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创新,民企是创新驱动的主要力量,是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主体。截至2023年底,石油和化工行业规上企业30507家。从石化行业实际情况来看,非公经济已占我国石化工业总量的60%以上,民企数量更是占行业规上企业的90%。
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民营化企的生存和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其中,研发培训投入不足、人才储备匮乏等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成为制约民营化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
具体而言,相较于石化央企、国企较好的人才储备,民营化企人才储备有着明显差距。民营化企招工难,即使招来了,多数人员和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因此,民营化企急需加强技术和生产人才实训,以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但员工培训需要投入较大资金且见效慢,不少民企仅凭一己之力难以负担,这就导致企业在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上缺乏人才支撑,迈不开步子,企业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完善民企利用公共实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合作机制,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和用工保障,就显得非常必要。
通过共享公共实训基地等方式,培养智能人才,加大对民企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的政府支持力度,着力帮助民企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发挥好民营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作用,将有利于推动民企抓住机遇科技创新,为企业构筑竞争新优势和赢得未来主动权注入新动力。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平安祥和...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首次修订。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有哪些看点?“新华....
近日,自然资源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印发〈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目录》包含鼓励、限制和禁止三类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