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华峰氧化亚氮减排装置
质量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我国质量强国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同时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质量文化建设”作为“推动质量社会共治”的措施之一。质量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质量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质量越来越成为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焦点。质量文化已经成为石化企业争创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因素,以及我国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跨越的重要支撑。
强国建设的关键落点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句话既适用于民族,也适用于行业。石化行业要实现由大到强,既需要物质生产的刚性推动,也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
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质检人员开展产品质量追溯桌面演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质量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质量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效,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显著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是我国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而向强国跨越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实现全行业高质量发展。这既与新形势下质量提升的目标任务相一致,也与向强国跨越的目标相统一。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石化行业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质量文化是质量管理的集中表现,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质量文化可以理解为:一个关注质量的组织所倡导、通过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来实现其价值的文化。这种文化反映在该组织的习惯、信仰、理念以及可被观察到的行为和态度中。每一个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产生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质量文化。而好的质量文化应是一种自觉的文化,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创造力、效率和忠诚度。相应地,不同的质量文化组织会使员工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与理解有很大差别。
新疆中泰集团员工在阜康能源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样品
质量文化应是一种价值观。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能使企业赢得客户的信任,进而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具有良好质量文化的企业眼中,高质量应被视为极重要的经营要素,无论是企业的领导者还是一线员工,都应将提高质量视为首要的工作任务。
质量文化应是一种信念。保质保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良好的企业文化需要员工们深信,提高工作质量与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是相协调的。
质量文化应是一种行为方式。员工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工作导向,通过积极寻求改进方法,持续改善质量将变成其自觉行动。
质量文化渗透在企业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每一个员工。质量文化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还体现在可以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带动产业甚至社会共同进步等方面。质量文化在企业中发挥着凝聚、辐射、激励、规范等作用,通过质量文化建设,既可以使员工接受并认同组织的质量愿景、质量使命、质量价值观和质量目标,又能增加员工对组织质量要求的认同感和依存感,有利于企业营造良好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氛围。
更重要的是,在消费者心中,质量就是企业的信誉,拥有良好质量文化的企业,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有保证的。
巴斯夫、陶氏等国际头部石化企业质量文化的建设历程也印证了以上观点。企业在质量领域的每一次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提高了人民生活品质,还促进其自身不断壮大。
质量兴业全员参与
新疆天业集团质量月活动现场
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积极引进了包括全面质量管理在内的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作为质量管理四大支柱之一的质量管理(QC)小组被同时引入。1979年,原化工部在全国化工系统开始试点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同年化工系统第一个QC小组在上海高桥化工厂组建成立。1981年,全国化工系统QC小组第一次成果发表评比会正式召开。自此,石油和化工行业QC小组活动从未间断,全员参与的质量文化氛围日渐浓厚。
从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角度来看,质量文化的发展历经了6个重要阶段,且已具备相当规模。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公司产品质量现场
1981~1983年,行业质量管理处于起步阶段。时任化工部副部长贾庆礼就曾强调,各地化工部门和企业领导要带头学习、专研全面质量管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应尽的责任,推动质量工作深入发展。这为营造全员参与的质量文化氛围及确立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奠定基础。
1984~1988年,行业质量管理进入活跃阶段,大批优秀QC成果集中涌现,大批质量管理指南陆续发表,质量兴业效应逐渐显现。
1989~1994年,行业质量活动进入松弛阶段,全员参与的概念被再次强调,动员和带动广大职工当好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与促进派的理念进一步普及。
1995~2000年,行业质量管理进入调整阶段,“顺应市场经济需要,开创化工质量管理新局面”成为新的发展主题。
2001~2014年,行业质量管理进入重塑阶段。其中,2002年的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QC小组代表大会首次发表了“创新型”成果。此后,行业全力推进QC小组创新、改进工作,不断探索QC小组活动与企业战略实施计划及专项改进活动相融合的途径,进一步拓展了QC小组活动的视野和课题范围,活动的关注点也由为企业自身创造价值延伸到为利益相关方共同创造价值。
2015年至今,行业质量管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纵观行业质量文化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显而易见的是,全员参与是石油和化工行业打造质量文化的核心,质量兴业则是质量文化独一无二的灵魂。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初发布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对此,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质量分院副院长王立志认为,“蔚然成风”恰恰可理解为,在企业中,人人都有质量意识,人人都有提升质量的自觉行动。
事实证明,质量兴则经济兴,质量强则百业强。在广大企业及工人的热情参与下,行业优秀QC小组数量已突破五位数,质量管理已实现连续多年创效百亿以上。
“三贴近”创精品
聚银公司“一把手”如何抓质量专题交流会现场
有一种说法广受认可:质量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同时也是市场竞争出来的。
一方面,随着《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发布,“打造中国精品和‘百年老店’”“健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等内容备受各界关注,这对企业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是市场的主力军,也是质量提升的主力军,在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及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等方面大有可为。另一方面,严把质量关口,必先完善治理。近年来,从完善产品质量法,到健全质量工作责任制,再到成立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我国质量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有业内专家提出,为培育出好的质量文化,企业需要建设包括对社会有益的质量目标、全员认同的协商和决策模式、始终如一的归属感、全员自我价值的提升与实现、管理者或者资深员工的模范带头作用等内容的质量管理体系,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文化。
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能源、中国中化、中国化学、延长石油等大型集团的质量文化堪称超群绝伦、精彩纷呈,是全行业的表率。在翻阅这些企业多年以来的奋斗史时发现,他们的成功经验与上述专家的观点多有不谋而合之处。
一是打造质量文化要与企业发展贴近。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党中央赋予石化行业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实现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跨越的坚实基础。而世界一流企业的内涵则更多的体现于在特定的行业或业务领域内,能长期持续保持全球领先的产品竞争力、行业领导力和社会影响力,并获得广泛认可。在此背景下,产品卓越既成为了企业的硬实力,更是发展的硬道理。产品的形象,就是企业的形象;产品的质量,就是企业的水平。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自1936年创办至今已有87年石油炼制史,现在是我国西部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和油气引进、储运、加工战略枢纽,也是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在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时,独山子石化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低成本高端化“创效工程”、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强身工程”、高质量发展“筑梦工程”为主线,锚定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化石化基地的目标。有基于此,该公司建立并不断完善公司、直属单位、基层车间、班级四组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并配备了专业管理人员,这使其连续多年在中国石油系统内获“杰出”评价。在“十三五”期间,该公司实现向社会供应成品油1870万吨、化工产品1197万吨,上缴税费486亿元。在创效的同时,独山子石化高性能溶聚丁苯橡胶等系列产品的高端化占比达到60%以上,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不断提高。
二是打造质量文化要与社会发展贴近。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日益趋严、“双碳”行动势在必行的大背景下,石化行业将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石化行业来说,这既面临着尖锐的挑战,又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实现“双碳”目标,绝不是要求行业放慢发展,更不是停止发展,而是在减碳、降碳的前提下,实现更好更快的高质量发展。
着眼于当下,在第四十二次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质量管理小组代表大会发布的541项优秀质量管理成果中,与绿色发展息息相关的成果便不胜枚举。其中,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的《降低低低压蒸汽能耗》令人印象深刻。首先,该公司分析找出了导致MTO装置甲醇—反应气立式换热器雾化甲醇用量少的要因,再结合生产装置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了相关对策,在实现降低了低低压蒸汽能耗的同时还大大减少了装置总能耗,不仅为公司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同类企业实施节能降耗提供了有益参考。
三是打造质量文化要与市场需求贴近。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曾谈道,从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环境的全新变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市场需求之变是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的起始点,市场需求的变化应该成为企业战略制定者首先关注的焦点。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之后,市场需求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传统的大宗石油和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多处于稳定或逐渐减少的态势;二是高端石油和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多处于质高量少个性化增长的态势;三是健康营养医药石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多处于大幅增长的态势;四是农业生产资料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都处于保量提质稳定增长的态势;五是安全环保产品的市场需求都处于高端创新快速增长的态势。从这五大市场需求变化的态势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未来大规模、大批量的石油化学品需求会越来越稳定并逐步减少;个性化、高端化和终端化用途的石油化学品需求会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中低端、质量常规化的石油化学品需求会越来越少,中高端、差异化的产品需求会快速增长。
由此不难想到,打造与市场需求贴近的质量文化是企业在时代浪潮中实现弄潮儿向滩头立的关键点之一。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未来质量文化将具有全面、深入、灵活、开放、人性化、国际化、生态化、创新化等发展趋势。正如行业QC小组活动资深评委——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许峰所言,质量管理是一项生命力持久的群众性质量活动,必将在行业内更加兴旺、蓬勃发展。
(图片由企业提供)
石化行业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抓住新一轮政策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石化行业的锐意进取和实干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添砖加瓦。
商务部近日印发的《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21日对外发布。 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优化跨境贸易结算;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扩大特色农产....
11月20日,江西省企业联合会、江西省企业家协会在南昌发布了“2024江西企业100强”“2024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50强”榜单。在百强企业榜单中,铜硫化工龙头企业——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553...
国家能源局11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2.32亿个。其中,风电5.30亿个,占43.01%;太阳能发电1.97亿个,占16.02%;常规水电3.92亿个,占31....
工业和信息化部20日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简称《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提出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
11月15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向社会公开征求有关《山东省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或建议。《方案》提出,到2027年,山东省精细化工产业营业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