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2024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大连化物所朱文良研究员、刘中民院士主持完成的“二甲醚经乙酸甲酯制乙醇技术”项目荣获2024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特等奖,邵志刚研究员团队的发明专利“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池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荣获石油和化工行业专利奖金奖。会上,刘中民受邀作特等奖专题报告。
长期以来,利用C1资源生产乙醇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努力的目标。自2006年以来,大连化物所科研人员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制出性能优异的催化剂,首创了二甲醚经乙酸甲酯制乙醇工艺技术路线,设计开发了相关反应器,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套工艺,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完成了世界首次10万吨/年乙醇工业示范,在全球率先实现了50万吨/年煤基乙醇工业化。整套技术进一步推广至钢铁行业,实现了全球最大60万吨/年焦炉煤气制乙醇项目成功投产。截至目前,该技术已签订14项技术实施许可合同,乙醇累计产能达455万吨,已投产165万吨,拉动投资约300亿元。该技术在技术指标、工业化进展、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等诸多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基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既可替代化石资源零碳制氢,又可结合氢燃料电池绿色发电。质⼦交换膜(PEM)电解⽔技术响应快、动态适应性好,成为可再⽣能源制氢领域的重要发展⽅向。双极板在PEM电解槽中质量占比80%以上、成本占比40%至50%,是PEM电解槽效能提升、成本降低的关键核心部件。邵志刚团队发明了分体式双极板结构的制备方法,解决了水电解双极板密封耐高压性差以及批量化复杂的关键技术问题,从根本上提升了PEM电解槽的性能、寿命,降低了成本,促进了国产化电解槽的技术进步,形成了以参评专利为核心的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获奖专利及其后续研发成果与其它多项技术一起打通了PEM制氢设备关键材料、核心部件、装置及系统集成的产品化通道,并在工程和产业化应用中得到了可靠验证,通过自主实施、专利许可、专利出资、技术开发等方式得到了有效的转化实施。(文/图 杜伟、孙洪春)
今年4月15日-18日,全球领先的聚烯烃添加剂生产商美利肯将以“美好生活透出来”为主题亮相2025中国国际橡塑展(ChinaPlas2025)(展位号:17展厅A61展位)。本次展会上,美利肯将...
化合物结构测定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利用和改进药物和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分。由浙江大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及浙江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学者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提出“超分子对接”概念,利用“分子捕手”,特异...
2025年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宁德时代发布智慧储能管理平台——“天恒・智储”,为储能站客户带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能化运维与运营解决方案,从安全、效率到收益全链条护航储能资产...
3月31日,寰球北京公司工艺部高级工程师、CCUS技术负责人黄莺依然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内拿出图纸,一头扎进CCUS(碳捕集利用及封存)工艺设计的世界里。作为化学工程专业博士,虽然从业仅十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