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9位院士为中国石油科学十佳论文颁奖

image002.jpg

  6月18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石油科学通报》编委会承办的“中国石油科学2023年度十佳论文”评选结果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布。此次共评选出“中国石油科学2023年度十佳论文” 10篇,提名论文13篇,内容涵盖石油地质、石油地球物理、石油工程、石油机械、石油化学、石油经济及交叉学科等石油科学的各个方向。

image004.jpg

image006.jpg

  特邀嘉宾胡文瑞院士、黄维和院士、高德利院士、赵文智院士、李根生院士、刘合院士、孙金声院士、郭旭升院士、张来斌院士,中国石油学会徐凤银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石油勘探院李国欣书记、窦立荣院长,中石油工程院刘岩生书记,中石化勘探院郭齐军书记,中石化工程院赵金海院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金衍校长、鲍志东副校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与装备部段永鸿处长,期刊界嘉宾《石油学报》赵宗举主编、《石油勘探与开发》高兴军主编、《石油钻探技术》陈会年主编、《中国科学·地球科学》魏建晶主任、《中国石油勘探》马新福主编、《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李国亭主任、《石油科学通报》陈勉主编、中石大期刊社主任杨雷,获奖论文作者代表,媒体代表,《石油科学通报》审稿专家、编委会和编辑部成员共同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由鲍志东主持。

image008.jpg

  金衍致欢迎辞,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陈勉主编介绍了《石油科学通报》及2023年度十佳论文的评选情况。中国石油科学2023年度十佳论文和提名论文在全体嘉宾的见证下隆重发布,9位院士和7位来自中国石油学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领导共同为获奖作者颁奖。

  与会嘉宾对获奖论文作者表示了诚挚的祝贺,对十佳论文评选活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评选模式给予肯定,为以后的评选提供了诸多建议,同时也为以后十佳活动的开展和期刊发展表达了美好祝愿。

  段永鸿代表石化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对获奖者表示祝贺,他认为获奖论文具有理论价值和应用意义,为石油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历届十佳论文的评选,见证了无数优秀科研成果的诞生,希望能够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产业创新,促进我国石油科学研究和石油、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image012.jpg

  《石油科学通报》编委会主任张来斌院士做总结发言,他衷心感谢各位院士、嘉宾的到来和肯定。编委会将充分考虑嘉宾的真知灼见,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评选流程和评价标准,寻求与学会、石油类期刊的合作,不断提升十佳论文评选活动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image014.jpg


  中国石油科学2023年度十佳论文名单

  [1]徐凤银, 侯伟, 熊先钺, 徐博瑞, 吴鹏, 王虹雅, 冯堃, 云箭, 李曙光, 张雷, 闫霞, 方惠军, 鹿倩, 毛得雷. 中国煤层气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3,50(4): 669-682.

  [2]高德利, 刘维, 万绪新, 郭勇. PDC 钻头钻井提速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石油钻探技术,2023, 51(4): 20-34.

  [3]米立军. 全球海上CO2封存现状及中国近海机遇与挑战[J].中国海上油气, 2023,35(1):123-135.

  [4]李国欣, 伍坤宇, 朱如凯, 张永庶, 吴松涛, 陈琰, 申颍浩, 张静, 邢浩婷, 李亚锋, 陈晓冬, 张闯, 张斌, 刘畅, 鲜成钢, 刘合. 巨厚高原山地式页岩油藏的富集模式与高效动用方式——以柴达木盆地英雄岭页岩油藏为例[J].石油学报, 2023,44(1):144-157.

  [5]唐勇, 何文军, 姜懿洋, 费李莹, 单祥, 赵毅, 郑孟林, 曹剑,秦志军, 杨森, 王然, 朱涛, 高岗.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咸化湖相页岩油气富集条件与勘探方向[J].石油学报, 2023,44(1):125-143.

  [6]姚军, 黄朝琴, 孙海, 严侠, 刘子攸, 王浩. 油气渗流力学多尺度研究方法进展[J].石油科学通报, 2023, 8(1): 32-68.

  [7]魏国华, 韩宏伟, 刘浩杰, 李明轩, 袁三一. 基于半监督高斯混合模型与梯度提升树的砂岩储层相控孔隙度预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3, 58(1): 46-55.

  [8]贾爱林, 程刚, 陈玮岩, 李易隆. 双碳背景下中国天然气供需形势预测[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3, 50(2): 431-440.

  [9]姜鹏飞, 吴建发, 朱逸青, 张德宽, 吴伟, 张芮, 吴喆, 王青, 杨雨然, 杨雪, 伍秋姿, 陈丽清, 何一凡, 张娟. 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富集条件及勘探开发有利区[J]. 石油学报, 2023,44(1):91-109.

  [10]张益粼,王贵文,宋连腾,包萌,黄玉越,赖锦,王松,黄立良. 页岩岩相测井表征方法——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3, 38(1): 393-408.

  中国石油科学2023年度十佳论文提名奖名单

  [1]姜福杰, 贾承造, 庞雄奇, 姜林, 张春林, 马行陟, 齐振国, 陈君青, 庞宏, 胡涛, 陈冬霞.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全油气系统成藏特征与天然气富集地质模式[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3,50(2):250-261.

  [2]牛小兵, 赵伟波, 史云鹤, 胡新友, 杜小伟. 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J].石油学报, 2023,44(8):1240-1257.

  [3]祁生文, 郑博文, 王赞, 赵海军, 崔振东, 黄天明, 郭松峰, 付雷, 董平川. 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场址的地质评价[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3,53(9): 1937-1957.

  [4]刘翰林, 邹才能, 邱振, 尹帅, 杨智, 吴松涛, 张国生, 陈艳鹏, 马锋, 李士祥, 张岩. 陆相黑色页岩沉积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机制——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为例[J].沉积学报,2023,41(6):1810-1829.

  [5]何治亮, 金之钧, 李双建, 白国平, 吕雪雁, 郭金瑞, 高键, 殷进垠, 李英强, 郑定业. 特提斯演化控制下盆地原型、改造与油气差异富集——基于波斯湾盆地与四川盆地的比较分析[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53(12):2914-2936.

  [6]张家成,张宫,覃莹瑶,王振林,张融. 基于核磁共振T2谱组分分解的页岩油储层流体识别方法[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23,38(3):1238-1246.

  [7]李宜强, 何书梅, 赵子豪, 魏朋朋, 齐桓, 刘哲宇, 赵玥, 于英. 基于剩余油动用规律的高含水油藏水驱扩大波及体积方式实验[J]. 石油学报, 2023,44(3):500-509.

  [8] 唐煊赫, 朱海燕, 李奎东. 基于FEM-DFN的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复杂裂缝交错扩展模型[J].天然气工业,2023,43(1):162-176.

  [9] 陈珂, 王硕琨, 杜文海, 张伟. 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对离心压缩机气动性能的影响[J].油气储运,2023,42(4):398-406.

  [10] 湛立宁, 卢俊文, 张玉军, 陈以龙, 周璐璐, 陈敏. 埋地油气管道外防腐层智能化检测技术研究[J].石油机械,2023,51(2):144-150.

  [11] 郑杰, 尚祖跃, 窦益华, 杨旭. 模块化同步自主变径输气管道机器人的研究设计[J].石油机械,2023,51(11):154-162.

  [12] 李国省, 李昆鸿, 李晓涵, 尹馨蕊, 邵嘉欣, 郭荣, 任申勇, 郭巧霞, 申宝剑. Fe基催化剂的酸性调控及其对加氢脱硫反应路径选择性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2023,52(2):234-248.

  [13] 王永祥, 杨涛, 鞠秀娟, 徐小林, 胡晓春. 中国油气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状况分析[J].中国石油勘探,2023,28(1):26-37.


相关推荐

汇富纳米气相纳米材料作为涂料工业功能性添加剂研究获突破

  气相纳米材料的制备是直接使用气体,或通过各种方式将物质转变为气体,使之在气态状态下发生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反应,最后在冷却过程中凝聚长大形成纳米粒子的方法。采用该法可制备纯度高、颗粒分散性好、粒径分布...

2024-06-27     中化新网

怀柔实验室科研人员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颁奖。怀柔实验室科研人员主持完成的3项科研成果入选本次奖...

2024-06-27     山西能源和化工

江汉油田信息中心:乘“云”而上解锁智慧办公模式

“云桌面几乎感觉不到网络延迟,对软件的兼容性也好,没有出现异常中断情况,操作也流畅,用起来真方便!”这是近期江汉油田信息中心云桌面使用调查回访时,听到的来自采油厂用户的真实感受,这也标准着油田云桌面技...

2024-06-27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

河北化院与鑫海控股集团签订订单培养协议

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渠道,为企业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4-06-26     河北石油化工新闻

院士专家为福建能源体系建设献策

  6月15日至18日,福建省科协组织7名院士以及30多位专家来闽开展“福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院士行”活动。

2024-06-26     中国化工报

广州石化乙烯装置节能改造效果佳

  近日,广州石化乙烯装置低温热利用节能改造项目正式投用。经测算,该项目每年可节约低压蒸汽近2万吨,折合吨乙烯能耗降低约5千克标油,节能效果显著。

2024-06-26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