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启运

5月12日,由在天津的企业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从中国海油青岛国际化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离港启运,为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年内投产奠定基础。

“海葵一号”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是世界上首个集成了海洋一体化监测系统、数据集成平台、机械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等多系统的“数智化”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包括船体和上部功能模块两部分,由近60万个零部件组成,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按照百年一遇恶劣海况进行设计,设计寿命30年,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

据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建设中心总经理刘华祥介绍,“海葵一号”本身没有动力,不能在海上自航,为缩短航行时间,减少海水冲击损伤、台风影响等运输风险,需要将它像货物一样装到半潜运输船上,通过“大船背小船”的方式,运输至珠江口盆地进行回接安装。

“海葵一号”主甲板最大直径90米,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高度接近30层楼,总重相当于3万辆小汽车,吃水深度接近航道极限,必须在天文大潮时才能出港,每月满足作业条件的海况窗口仅有3天。

圆筒型结构重心高、稳定性差、容易偏转,定位非常困难。装船过程需要使用6艘船舶密切配合,像“穿针引线”一样,将“海葵一号“精确装载到预定位置,精度要求不超过50毫米,再通过排出压载的海水,同时借助潮汐力量和海水的巨大浮力举起“海葵一号”,技术难度创行业同类装船作业之最,对方案设计、计算分析、现场指挥等均提出异常苛刻的要求。中国海油海油工程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总包经理舒伟介绍说。

为此,项目统筹国内优势资源,投入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 “新光华号”半潜船进行装船运输,首次在国内大型海洋平台装船中采用了捕捉器、自动全站仪、与水下摄像头相结合的定位技术,首次独立完成圆筒FPSO干拖运输设计,自主完成技术方案编制、复杂计算分析、施工指挥管理等系列工作,确保“海葵一号”精准装船就位,助力我国超大圆筒型浮式生产装备装船拖航技术实现全流程自主化。

据悉,“海葵一号”启运后将前往距离青岛超过1200海里的珠江口盆地进行回接安装,通过12根长达2570米的系泊缆绳牵引,漂浮在水深324米的大海上工作,每天能处理约5600吨原油。项目所在的流花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在国内首创“深水导管架+圆筒型FPSO”开发模式,为我国深水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全新选择。(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关键字:油气
相关推荐

应急管理部启动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024年专项督查核查

应急管理部近日启动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024年专项督查核查工作,持续强化危化品重大安全风险防控。自9月起,应急管理部陆续派出17个工作组深入危化品重大危险源、海洋石油、陆上石油和油气长输管道等重点....

2024-09-06     中化新网

上期浙油中心基差报价功能上线

  9月3日,上期综合业务平台浙油中心报价专区基差报价功能正式上线,基差报价品种包括燃料油、天然橡胶、石油沥青、原油。相关交易、结算、交收等事项由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进行。

2024-09-06     中国化工报

世界首创粉煤加氢转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由新奥集团自主研发的粉煤加氢转化油气联产芳烃和甲烷技术(简称“粉煤加氢转化技术”)成功完成煤加氢转化一体化转化炉升级的试车任务,这标志着世界首创粉煤加氢转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

2024-09-04     中化新网

“地下珠峰”钻探有了“金刚钻”——记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深层油气开采优快钻井关键技术装备及工业化应用

  中国石化前不久宣布塔里木油田“深地一号”跃进3-3井钻探井深达到9432米,相当于在地下打出了一座“珠穆朗玛峰”。助力“地下珠峰”壮举的深地钻井工艺技术就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管志川教授完成的深...

2024-09-04     中国化工报

我国海上油气井钻探新纪录诞生 单日最高进尺达2138米

  8月31日,中国海油高效完成海南岛南部海域某区块探井钻井作业,其中在8月20日的单日最高进尺高达2138米,创造了国内海上油气井单井日进尺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井钻井提速技术取得了新突破。

2024-09-04     中国化工报

我国最大油气田累产油气当量突破10亿吨

  近日,我国最大油气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累计生产油气当量历史性突破10亿吨。这是长庆油田继2020年建成6000万吨级特大油气田之后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就。  能源安全的核心是油气安全。10亿吨....

2024-09-03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