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由北京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化院)自主研发的茂金属聚丙烯(PP)催化剂SMC-PL01,在中原石化6万吨/年环管聚丙烯装置完成国内首次长周期工业化应用。这标志着中国石化在茂金属聚丙烯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已形成完备国产化的产业化链条和完全商业化能力。
据了解,茂金属聚丙烯凭借其优异的性能,被应用于无纺布、纺丝、注塑和膜材料等领域,是聚丙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而催化剂作为茂金属聚丙烯生产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此前,国内相关催化剂的生产主要依赖进口。
北化院长期致力于茂金属催化剂的研发,于2022年成功开发出SMC-PL01催化剂,并依托天津科学试验基地优质的中试资源完成催化剂的中试制备验证。2024年,该催化剂在中石化催化剂(天津)有限公司实现首次工业放大生产,填补了茂金属聚丙烯催化剂国产化的空白。
为确保此次工业催化剂成功应用,北化院茂金属催化剂技术团队与中原石化多次沟通优化工艺参数,深入分析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并做好应急预案,并提前奔赴中原石化生产一线做好试车准备,与中原石化生产团队紧密合作,连续奋战7昼夜。实际应用结果显示:生产过程切换平稳,试生产过程中产品指标控制稳定,聚丙烯形态良好。
此次长周期工业化应用成功,为中国石化茂金属聚丙烯树脂的稳定量产提供了有力支持,坚定了下游客户逐步扩大使用规模的信心,为中国石化聚丙烯产品向高端化、定制化迈进贡献了力量。
150年前,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曾预言:水将成为未来的终极燃料。如今,科学家们正努力将这个幻想变为现实。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研究团队负责人刘岗表示,中国科研团队近期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领....
中化新网讯4月8日,2025中国粉末涂料配方设计培训班在江南名城——常州开班。在开班仪式上,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狄志刚致辞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的收官之年,是.....
近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可再生碳资源科学与技术工程中心赵晨教授团队研发的油脂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通过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的权威检测,48项指标全部合格,符合3号喷气燃料国家标准。
日前,山西临汾市永和县山西丰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产出99.9999%(6N级)超高纯氦气,实现了天然气资源的最大化应用,为氦气资源获取提供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