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油田研究院:自主攻关CLOG模块实现测井解释“一键智解”

中化新网讯 在油气田勘探中,测井建模与老井复查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传统的人工操作模式犹如沉重的枷锁,不仅耗时耗力、效率低下,还难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进而影响到后续的勘探决策,限制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江汉油田研究院研发组自主研发的MicRange(觅源)软件中的MicRange.CLOG(常规测井)模块,成功实现测井解释全流程智能化。该模块融合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人机交互技术,开启智能化测井解释新路径。功能实现层面,能够一键自动关联测井曲线与岩心数据,智能优化模型参数,将复杂的测井解释流程简化为高效智能操作。目前,该模块通过标准化流程建立统一的数据规范,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数据格式混乱、兼容性差等问题。已在多个老井复查项目中成功应用,大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整个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增添强大动力。

“以前建模,反复核对数据,现在只需轻松一键,便能自动关联测井曲线与岩心数据,智能优化模型参数,短短几分钟就能输出高精度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效率提升超5倍,误差率降低30%以上。”研究院软件研发组成员徐松试用后不禁感叹。在油气田勘探中,测井建模与老井复查长期依赖人工操作,工作人员需要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仔细比对各类数据,反复核对细节,过程既繁琐又容易出错。

MicRange.CLOG模块的开发源于对老井复查痛点的深度剖析。首先,刘智颖博士带领团队对江汉油田历史井资料展开全面梳理,整合了测井曲线、岩心分析、地层物性参数等多源异构数据,并通过标准化流程建立统一的数据规范,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数据格式混乱、兼容性差等问题。随后,该团队构建动态参数优化框架,能够根据不同井况自动调整解释参数,并通过机器学习不断迭代优化,显著提升了测井解释的泛化能力,使解释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在算法实现阶段,他们采用混合编程,并运用CUDA(流处理联合计算设备架构)加速技术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并行计算,确保了系统能够在分钟级内完成复杂的数据处理。同时,通过引入动态可视化引擎,将复杂的数学模型转化为直观的交互界面。UI(可视化操作界面)设计上,以“极简操作”为核心原则,用户只需简单地拖拽数据文件并点击“一键建模”,系统即可自动完成曲线关联、参数优化与结果生成等一系列复杂操作。


相关推荐

江汉油田勘探开发一体攻关碳酸盐岩效益突破

近日,江汉油田审查钟市碳酸盐岩勘探开发规划部署方案,会议就钟市碳酸盐岩勘探、开发进展以及一体化方案部署的科学性、合理性展开热烈讨论。

2025-04-01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

江汉涪陵气田跑赢油气生产第一棒

今年以来,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以“起步即冲刺”的状态,优化生产组织,抓好数智赋能,践行安全环保一体化,坚决端牢能源饭碗。

2025-04-01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

中浩化工聚甲醛和己二酸产品通过碳足迹认证

3月19日,开滦集团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浩公司)聚甲醛和己二酸两大主产品顺利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碳足迹认证,标志着该公司绿色制造不断迈上新台阶,在突破国际贸易绿色壁垒上迈出关键一步。

2025-04-01     河北石油化工新闻

视频“打卡”让交接班更轻松

“今天我们要对站点上的智能泡排设备进行清洗,地面要铺好防渗膜,员工要戴好护目镜,防止化学品溅入眼睛……”3月31日,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焦页70号集气站正在开交接班会议,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场没有员工...

2025-04-01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

榆林化学:乙二醇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突破900天!

  2025年3月31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18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简称:180装置)实现安全稳定运行超900天,累计产出乙二醇产品443万吨,刷新了行业长周期运行纪录,以行业1/5产能贡...

2025-04-01     中化新网

十三化建:河海新能源项目并网成功

  3月18日,中国化学十三化建承建的河海新能源兰州清洁智慧热源项目并网成功,正式打通供热环节。

2025-04-01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