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叶明亮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罗成团队合作,利用蛋白质在结合配体后局部稳定性的变化,开发了一种在复杂体系中可以同时鉴定配体结合蛋白和结合位点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新方法。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方法》。
生物体仿佛拥有一套精密的“钥匙与锁”系统,其中的“钥匙”便是各式各样的配体分子,而“锁”则是蛋白质上那些特定的结合位点。这些配体与蛋白质的结合,触发了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和生物功能。充分了解和“捕捉”生物分子的“配对”蛋白质及“配对”位点,有助于揭示配体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机制,对解析疾病机制、推动药物研发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生物体内有超过2万多个基因,通过可变剪切、翻译后修饰等又可以组成更为复杂的蛋白质,一一排查如同“大海捞针”。重组表达的蛋白质与细胞中的蛋白质天然状态不同,测定的结果与生理状态有较大差异。并且,传统的鉴定方法缺乏谱适性,很难鉴定相互作用较弱的靶蛋白,这给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本项工作中,团队创新开发了一种PELSA方法,能在复杂的蛋白质混合体系中高灵敏度地“锁定”发生能量变化的蛋白及其区域,并能够测出配体与蛋白的局部结合亲和力。该方法无需对配体进行化学修饰、不依赖亲和力大小,直接能在细胞裂解液等复杂样品中发现与配体结合发生局部稳定性变化的蛋白质,从而实现配体结合蛋白质、结合位点以及局部亲和力的系统解析,在代谢物、药物及污染物的识别及作用机制解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25年工程建设行业科技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赛鼎公司“无烟块煤加压移动床气化技术(JM-S炉)”研发成果获得2024年度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4月9日,从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获悉,近日,国内首套高配版“电泵罐头”在赵东平台C23-53井下井成功并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在智能完井采油技术升级配套方面取得又一项新的突破。据介绍,该井中下入“电泵....
150年前,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曾预言:水将成为未来的终极燃料。如今,科学家们正努力将这个幻想变为现实。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研究团队负责人刘岗表示,中国科研团队近期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领....
中化新网讯4月8日,2025中国粉末涂料配方设计培训班在江南名城——常州开班。在开班仪式上,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狄志刚致辞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的收官之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