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煤化工行业是传统行业,此前一直给人“灰头土脸”“粗老笨重”的印象。山东省是煤化工大省。近年来,山东省煤化工行业以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集群化为发展方向,以建立化工产业循环经济体系为目标,以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为路径,逐步形成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盐化工、氟硅化工等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并切入新能源、新材料赛道,让“老树发新枝”。本报将开辟《山东煤化工行业转型系列报道》专栏,探析山东煤化工行业和典型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路径。
10月28日,以“创新、转型、共赢”为主题的山东化肥和煤化工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暨明泉集团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济南市章丘区举行。原化工部副部长李士忠、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等行业专家在致辞中指出,明泉集团从“小化肥”起步,一步步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近年来聚焦新材料发力高端,在光敏聚酰亚胺和聚苯硫醚新材料方面实现了新突破,迈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化肥和煤化工企业转型升级蹚出了一条新路。
明泉集团是山东省煤化工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发展的典型代表。山东省化肥和煤化工行业协会高级顾问杨春升介绍说,目前该省多数煤化工企业完成了煤气化装置的技术升级改造,进而实现了合成气向碳一化学高端化的延伸。不少企业还横向耦合联产、纵向延链扩群,介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实现了由传统煤化工向高端绿色化工企业的转变。
山东煤化工行业多年来立足煤焦化、煤气化,以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为支撑,延伸拓展产业链条,积极探索创新、集约、安全、绿色、高端、精益发展的新路径。一方面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装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与石油化工、盐化工、氟硅化工等融合,发展煤基精细化工,延伸拓展化工新材料,形成了“焦、肥、醇、炔、苯、油”六条特色发展主线。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荣信集团有限公司、明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高端化工产业领军企业和煤基精细化工“链主”企业。
“十三五”以来,山东省大力培植“十强”产业集群,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一系列措施强力推动下,新生优势加速凝聚,传统优势夯实塑强,发展动力越来越强劲。在高端化工产业中,传统煤化工企业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通过技术进步、装备迭代、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提高碳转化率和附加值,逐步向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转型,通过延伸拓展新能源、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形成了煤基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不少化肥和煤化工企业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心无旁骛攻主业、转换动能促升级,巩固基础、发力高端,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经过近几年的融合发展,山东省煤化工产业链形成了相对优势。
一是形成了煤基精细化工产业链。通过合成气—甲醇—醋酸(乙二醇)、合成气—氢气—己二胺(己内酰胺)、合成气—一氧化碳—聚碳酸酯等产品链条的延伸拓展,丰富了煤基含氧化学品、煤基化工中间体、煤基化工新材料产品群,大幅提高了煤炭转化价值。
二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形成规模效应。山东省内已投产的煤基化工产品中,年产能尿素800万吨、醋酸180万吨、己内酰胺100万吨、聚碳酸酯60万吨、甲酸60万吨、乙二醇55万吨。华鲁恒升开发的煤制乙二醇技术成本控制较好,鲁西化工拥有光气法聚碳酸酯生产技术。
三是油煤耦合发展水平较高。全省甲醇制烯烃产能260万吨,为烯烃下游高端发展提供原料保障,烯烃下游产品如高端聚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特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已得到开发应用。通过合成气制乙二醇,进而联产碳酯类高端溶剂,作为锂电池行业的重要配套原料,省内碳酸二甲酯年产能超过100万吨,占据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二。
近年来,硫酸铵产能、产量和出口量的持续猛增引发出口秩序混乱、行业严重内卷,加之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国际需求增速有所放缓,硫酸铵行业健康发展正受到严重影响。
1月7日,苏州世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6亿元,用于光学显示薄膜材料扩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