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1月17日,中国石化宣布重点攻关项目“轻质原油裂解制乙烯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在天津石化工业试验成功,可直接将原油转化为乙烯、丙烯等化学品,实现了原油蒸汽裂解技术的国内首次工业化应用。
该技术由中国石化组织北京化工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完成了研发及工程化,在天津石化开展工业试验,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5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
据了解,目前全球仅埃克森美孚、中国石化成功实现了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
经测算,应用该技术每加工100万吨原油,可产出化学品近50万吨,其中乙烯、丙烯、轻芳烃和氢气等高价值产品近40万吨,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价值巨大。
中国石化高度重视“油转化”技术的研发应用。2021年4月,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原油催化裂解技术——另外一条“油转化”技术路线,在扬州实现了全球首次工业化应用,其生产的化学品产量也为50%左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原油催化裂解技术路线领跑者。
中国石化表示,上述两种技术结合,有望把原油生产的化学品总量提高到70%以上,将成为未来“油转化”经济可行的技术路线。
下一步,中国石化准备在塔河炼化开展百万吨原油蒸汽裂解制乙烯成套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建成从原油直接制化学品的工业示范装置。
丸善石化4月1日宣布,位于日本千叶的乙烯工厂将于2026年关闭,同时优化与住友化学合资的京叶乙烯工厂。丸善石化表示,由于面临世界乙烯供给过剩,日本国内乙烯需求减少等严峻的市场环境,日本的乙烯装置持续....
3月31日,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承建的独山子石化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空分站机柜室主体结构封顶。
3月29日,广东石化全密度聚乙烯装置新牌号试生产顺利收官,全密度聚乙烯装置迎来茂金属产品家族新成员——mPE-LLD1820F。新成员的加入,标志着该装置在茂金属聚乙烯生产技术上的日趋成熟和完善,进...
乙烯收率从2021年的76.2%提升至2024年的78.01%,装置平稳率保持在100%,自控投用率超过99.6%,截至3月31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榆林乙烯智能化工厂投用的58个专业系统,在生产经营中...
近日,新疆中泰氯化聚乙烯(CPE)氯化反应釜,迎来了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5岁生日”。要知道,在CPE生产中,氯化釜长期接触高温氯气、强酸强碱等介质,经常因强腐蚀出现故障,给行业带来了困扰。
3月31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石化四建储运工程公司承建的天津南港乙烯外购轻烃项目16万立方米低温乙烷储罐穹顶浇筑工作顺利完成,较原计划提前收官,标志着项目由土建阶段全面转向安装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