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CO₂高效合成重要化学品新技术”项目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高技术中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专项办”)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项目实施方案论证暨启动会,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领导,项目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项目咨询专家组和财务专家,项目牵头单位及参与单位科研管理部门代表、课题负责人和骨干成员,总体专家组组长和责任专家,以及专项办相关成员约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领导表示,将严格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办法规定,做好项目实施的组织、支撑和监督工作,推进项目按计划实施。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科学院将持续做好放管服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负责人从项目概况和背景、预期目标和考核指标、研究内容和课题设置、研发团队和现有基础、实施关键节点和计划、组织管理和交流方式、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等方面介绍了项目实施方案,报告了项目年度工作计划及预期成果。与会专家认真听取实施方案报告,与项目团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围绕落实实施方案“如何做”、示范工程研究基础与项目研究内容边界问题、加强原始数据积累和知识产权分享机制、二氧化碳来源和品质以及与二氧化碳工业捕集的关系、加强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和乙二醇等产品的技术经济性分析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
专项办相关负责人围绕“学习贯彻科技领域‘放管服’要求,落实强化科研项目主体责任”,介绍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情况、专项总体目标、项目部署、高技术中心重点专项总体情况等内容,分析了任务书审核、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了“放”到位、“管”有效、“服”到位的专项管理思考。同时,按照《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关于切实履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牵头单位法人责任的意见》,从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履行项目牵头单位法人责任、经费预算管理、项目保障条件、项目(课题)调整程序、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科研诚信建设等十个方面进行讲解。他表示,专项办将按照《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以信任为前提,持续深化科研服务工作,积极参与项目重要节点交流探讨,做好项目的目标管理和工作。
日前,由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二氧化碳咸水层地质封存环境完整性智能监测系统,在南方油田福山凹陷金凤7x井场投用。
3月24日,我国首口海上CCUS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该项目预计10年累计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同时能提高油藏采收率,驱动原油增产。...
截至3月12日,辽河石化公司制氢装置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建设已完成总量的30%,其中,桩基施工、捕集区10台吸附塔安装、真空泵房基础、压缩机房及压缩机基础已经完工,计划9月30日项目中交。
3月5日,珠海市福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福沺能源”)与加拿大Siyeye IndigenousRenewableEnergyIncorporated(以下称“SIRE”)正式签署合作协...
日前,江汉油田潭761-斜13井在采用“前置二氧化碳+人造底水油藏”气水双效补能新工艺后成功放喷,获得日产8.6吨的工业油流。这一成果为后续潭口区块的效益开发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