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解读《关于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工作的通知》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做好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环境部门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升环评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提高审批效率,全力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以及重大投资项目落地见效。
“环评是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对于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说。
守住生态底线
严控“两高”项目
《通知》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需要履职尽责,守住依法依规和生态环境底线,确保环评审批质量。该负责人解释,在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审批中,为了确保环评审批质量,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守住审批底线,在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审批中要严格把关。同时还要突出审批重点,重点关注事关群众环境权益、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问题,严格审核环境风险评价内容,严格“两高”项目环评审批。
针对与石化行业息息相关的“两高”项目,《通知》提到,严格“两高”项目环评审批,重点审核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区域削减措施有效性,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控制。鼓励地方细化“两高”项目范围,重点关注规模大、能耗高、排放量大的基础原材料加工项目,更加精准地管控“两高”项目。
做好环评服务
建立“三本台账”
《通知》在做好环评服务环节方面提出,要建立环评管理台账、指导优化简化环评文件编制、提供精准服务、发挥专家优势解决技术难题。
该负责人介绍,在建立环评管理台账方面,生态环境部自2018年以来建立了“三本台账”(国家、地方、利用外资等三个层面重大项目台账)审批服务制度,在保障重大投资项目环评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
因此,《通知》明确,生态环境部持续完善环评审批“三本台账”,积极服务重大投资项目落地。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摸清底数,参照“三本台账”内容和格式,建立重大投资项目环评管理台账,重大投资项目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范围执行。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建立与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水利、商务、能源等主管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动态调整、及时更新台账,定期跟踪调度,准确掌握项目基本信息和环评编制及审批进展情况。
提供精准服务
让企业少走弯路
在做好环评服务方面,《通知》要求提供精准服务。其中提到,对台账内当年开工的重大投资项目,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可为建设单位提供“环评审批服务单”,载明对接联系人、服务措施等,确保政策传达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审批服务到位。
“‘环评审批服务单’这项创新服务措施。通过‘点对点’服务方式,让建设单位对需不需要做环评、做什么类别的环评以及做环评时应注意的相关政策心中有数,既依法履行义务,又不走弯路。”该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解释,“环评审批服务单”由环评审批部门提供给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载明审批及评估部门的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服务措施。对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项目,审批部门和评估部门联系人与建设单位和环评编制单位沟通,了解环评文件编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协调解答业务问题,提前告知审批要求和条件,指导建设单位和环评编制单位提高环评文件编制质量。对需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指导建设单位在建成投产前完成网上备案。对依法无需开展环评的,明确告知建设单位。通过实施“环评审批服务单”,确保政策传达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审批服务到位,让企业少走弯路。
3月19日,滨州市统计局联合市发改委组成专项核查组,对鲁北集团2021-2024年度煤耗、能耗及相关数据进行现场核查。滨州市统计局通过调阅生产日报、运行日志、财务明细账、原始发票、过磅单、化验单等佐....
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10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其中,60兆瓦/600兆瓦时液态空气储能国家级首台套示范项目作为10项成果之一发布。该示范项目的建设将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和储...
近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以下简称《通用实施规则》)。这是我国首个系统性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文件,标志着构建全国统一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工作取得...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标准),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标准有4项重要修订,并提出,化工、印染等高风险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的基本要求。
山东是我国的化工大省,在贯彻落实“双碳”战略目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道路上走在前列。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在碳强度下降、碳足迹认证、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地...
3月17日,“第四届北京市科协智库区域行暨京津冀氢能产业与安全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市房山区举行。活动聚焦氢能产业链协同创新与安全发展议题,共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京津冀区域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提供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