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3月28日,2025中关村论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发展论坛在京召开。论坛聚焦全球视野下科技园区的时代变化和演进趋势,携手国际先进园区及相关协会机构,共同探讨世界领先园区发展路径,丰富科技园区治理体系,营造全球开放创新生态。
“科技园区是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领力量,应共同为全球经济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致辞中指出,国家高新区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为全球科技园区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当前,工信部正持续做实做好“高”“新”两篇文章,支持国家高新区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试验田和承载地,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下一步,工信部将重点抓好“五个着力”,即着力提升原创策源能力、着力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着力聚焦集聚全球高水平人才、着力营造国际化创新生态。围绕科技园区发展,辛国斌提出共促全球科技产业合作、共塑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共筑产业创新生态系统3点建议。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表示,高科技园区在国家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北京市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建设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试点突破和压力测试作用进一步发挥;实施创新企业分类支持、梯次培育,构建大企业强、独角兽企业多、中小企业活的企业矩阵。面向未来,北京市将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持续发挥中关村改革“试验田”作用,加快布局新领域、启航新赛道,营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生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为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国际科技园与创新区域协会首席执行官艾巴·伦德(Ebba Lund)提到,科技园区促进学术界、产业界与政府部门的协同合作,是“三螺旋”创新模式的典型实践。科技园区要贯通产业、科研和政策,培育出具有高度韧性的创新生态系统,既要精准地预判前沿技术趋势与新兴市场需求,也要善于利用全球交流合作网络平台,从而保持领先发展态势。
工信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高新区发展处处长周力表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要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核心主线,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作为两大抓手,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作为重要支撑,全力推进产业现代化。
围绕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匈牙利文化与创新部副国务秘书拉斯洛·博迪斯(László Bódis)、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李妍、京畿道经济科学振兴院(GBSA)院长金賢坤、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励波等全球知名科技园区嘉宾代表共享经验,交流成果,共谋发展。国际科技园与创新区域协会执行主席丽娜·米兰达(Lena Miranda)表示,希望科技园区成为生态打造方面的推动者,未来全球科技合作的引领者。
三月的铜陵,绿意涌动。走进铜陵横港化工园区六国威立雅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工程项目现场,挖掘机铲斗正在平整地面,运输车辆往来穿梭……该项目建成后污水处理规模将提升至600立方米/时,可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
3月28日,在京召开的2025中关村论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发展论坛上,为进一步促进国家高新区提质增效、开放发展,加强与世界产业科技创新网络互融互促,集聚全球产业创新资源,工信部火炬中心提出国家高新区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