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金万勤教授团队在分离膜领域取得新进展,采用固态溶剂法制备出超薄超高掺杂量的混合基质膜。该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上。
据介绍,膜技术具有分离能耗低等优势,但其发展普遍受限于渗透性和选择性的制约关系,将高性能无机填料掺杂在聚合物中制备混合基质膜,有望突破这一瓶颈。然而,面临填料团聚和界面缺陷的重大挑战,混合基质膜仍未大规模应用。
金万勤团队是国际上较早开展混合基质膜研究的团队之一。“我们提出将聚合物作为固态溶剂,溶解填料的前驱体并将其涂覆在多孔载体表面形成超薄膜层,而后将聚合物中的前驱体原位转化成填料。”南京工业大学陈桂宁博士介绍。区别于传统的“合成填料—分散填料—填料与聚合物混合”制备混合基质膜的复杂工艺,该方法仅需在聚合物中溶解高含量前驱体,即可实现高含量填料的均匀超薄化掺杂,同时以填料为主体相的新型混合基质膜结构有利于填料之间形成贯穿孔道,为分子提供超快传输通道。
实验表明,采用固态溶剂法制备的混合基质膜厚度仅为50纳米,填料掺杂量高达80%以上,实现了膜渗透性和选择性数量级的提升。基于超薄膜层和填充的贯穿筛分孔道,该混合基质膜表现出类无机膜(纯填充相)的优异分离性能,氢气/二氧化碳分离性能高出现有聚合物膜和混合基质膜1~2个数量级。
“固态溶剂法主要依靠聚合物膜的加工制备技术,因此易于放大制备成超薄的平板型和中空纤维型混合基质膜。”南京工业大学刘公平教授说,该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填料和聚合物基质,表现出良好的规模化制备前景与膜材料普适性。
“研究首次从实验上证明了超薄超高掺杂混合基质膜的可行性,也为发展基于纳米材料的超薄分离膜及功能涂层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技术基础。”金万勤介绍。该混合基质膜在碳捕集等过程极具应用潜力,有望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施。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下,该团队正在开展混合基质膜的放大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 (朱琳)
中化新网讯4月15日,从井冈山大学获悉,该校“百博百企”助力创新发展行动捷报频传,由井大钟鸿博士团队与江西肯特化学有限公司联合攻关,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成功研发出四苯基苯酚鏻盐高效制备新工艺,....
“敢啃硬骨头,勇打攻坚战。”提起海湾精化化工一厂扬帆QC小组,熟悉他们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们是一支“敢战斗”的团队。这支平均年龄37岁的青年团队,既有专业功底深厚的技术人员,也有实操经验丰富的...
中化新网讯4月14日,从上海境业环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境业公司)获悉,一种采用“智净双擎”技术,集智能运行和独特尘氨净化工艺于一身,全新的“流化床造粒尾气治理”解决方案在上海境业公....
中化新网讯4月11日,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盐湖股份所属中央研究院分析检测中心近日顺利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正式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此次获得认证的项目.....
近日,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磷石膏耦合多级逆流水洗提质及改性工艺集成技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该技术以高效、低碳、高值化为核心,为磷石膏这一长期困扰行业的“生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