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我国节能降碳标准体系初具规模

  中化新网讯  记者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了解到,日前由该院发布的《节能降碳标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节能降碳标准体系已初具规模,现有节能降碳国家标准1822项,行业标准3074项,团体标准超过853项,覆盖基础通用、碳减排、碳清除、市场化机制4个重要方面。

  《报告》提到,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节能降碳标准化工作作出系列重要部署,要求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加快标准更新升级,有序推动标准落地应用,牵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高度重视节能降碳标准体系建设,“十四五”期间启动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行动,加快制修订节能低碳标准,提升我国节能低碳标准水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据统计,在国家标准方面,我国节能降碳国家标准包括基础通用类223项,碳减排类1593项,碳清除类4项,市场化机制类2项。其中,基础通用类标准涵盖术语、碳排放监测、减排量核算、产品碳足迹和碳排放管理评价等方面;碳减排类标准涵盖能效能耗、非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碳清除类标准涵盖生态碳汇标准、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方面。

  在行业标准方面,我国节能降碳行业标准达到3074项,其中,基础通用类146项,碳减排类2882项,碳清除类41项,市场化机制类5项。

  在团体标准方面,我国现有节能降碳团体标准超过853项,其中,基础通用类标准中已有63项碳监测或管理相关团体标准;碳清除类标准已发布团体标准56项,涉及CCUS、生态碳汇等相关技术。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节能降碳标准体系初具规模,但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未来还需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快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节能降碳标准体系。明确阶段性重点任务和项目清单,健全支撑强制性标准实施的配套标准体系。二是加快构建标准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机制。密切跟踪关键技术国内外研发进展,推进形成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动态评估并迅速转化为标准的有效机制。推进企业标准领跑者行动,鼓励企业制定高水平绿色低碳标准。三是完善标准更新升级和有效实施的政策保障体系。优化节能降碳标准立项研制快速响应机制,加强能效标准标识实施监管。四是提升重点领域标准国内国际一致性水平。积极参与节能、碳排放管理、新能源、CCUS可持续金融等国际标准研制,畅通绿色低碳国家标准双向转化渠道,建立国际互认机制。


相关推荐

四川近零碳园区建设显成效

​  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和对外合作处、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天府永兴实验室减污降碳评估研究中心共同发布《四川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进展》(以下简称《报告》)。

2024-06-28     中国化工报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呈现高风险态势

​  6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天威表示,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呈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

2024-06-28     中国化工报

“耗能大户”变身“节能大户”

​  “针对不同区块特点和油井管式泵位于地层深度的不同,江汉采油厂新沟采油管理区根据每口油井日耗电量大小,对14口低产低液油井更换低速节能电机,还依据油井功图,对3口低效油井改换新引进的半直驱电机,仅...

2024-06-28     中国化工报

国家能源局: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  6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供给规模增长近20%,有力保障了经济和民生需要;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

2024-06-28     中国化工报

万华禾香发布人造板无醛添加企标

  6月15日,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指导,万华禾香集团承办的万华禾香集团人造板无醛添加企标发布会在信阳召开。

2024-06-2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