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呈现高风险态势

化工企业泄漏、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等占比较大

  中化新网讯 6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天威表示,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呈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

  李天威表示,近年全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持续加强,应急准备切实强化,应急基础能力不断提升,重大敏感突发环境事件得到妥善处置。但是突发环境事件时空分布不确定性非常强,诱因复杂,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多,环境影响大,敏感程度高,防范处置的难度比较大,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的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突发环境事件仍呈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

  据介绍,自2013年以来,全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由每年大概700余起下降到300起左右,最近两三年都在每年200起左右,其中重大事件每年2起左右,较大事件每年10起左右。

  李天威表示,生产安全和交通运输事故是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诱因,化工企业泄漏、火灾爆炸、尾矿库泄漏、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等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比例占到了80%以上,违法排污等造成的不到10%。而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危化品交通运输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变。全国有7000多座尾矿库,油气管道总里程超过了16.5万公里,每天通过道路运输的危险物品近300万吨,全国现有化学物质约4.5万余种,每年还要新增上千种,这些化学物质在生产加工、使用消费、废弃处置等各环节、全流程都有可能进入环境。这种结构性、布局性的风险长期存在,并处于高位运行,对环境安全造成巨大的压力。

  “而且,除了石油类、重金属这些常见的污染物以外,二氯甲烷等新污染物,以及甲苯二异氰酸酯等相对少见的污染物在近年来突发环境应对中屡有出现。应急监测和处置都面临新的考验。”李天威表示,加上污染物排放、历史遗留问题、极端天气影响等这些因素,风险防范和处置难度非常大。

相关推荐

四川近零碳园区建设显成效

​  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和对外合作处、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天府永兴实验室减污降碳评估研究中心共同发布《四川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进展》(以下简称《报告》)。

2024-06-28     中国化工报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我国节能降碳标准体系初具规模

  记者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了解到,日前由该院发布的《节能降碳标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节能降碳标准体系已初具规模,现有节能降碳国家标准1822项,行业标准307....

2024-06-28     中国化工报

“耗能大户”变身“节能大户”

​  “针对不同区块特点和油井管式泵位于地层深度的不同,江汉采油厂新沟采油管理区根据每口油井日耗电量大小,对14口低产低液油井更换低速节能电机,还依据油井功图,对3口低效油井改换新引进的半直驱电机,仅...

2024-06-28     中国化工报

国家能源局: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  6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供给规模增长近20%,有力保障了经济和民生需要;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

2024-06-28     中国化工报

万华禾香发布人造板无醛添加企标

  6月15日,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指导,万华禾香集团承办的万华禾香集团人造板无醛添加企标发布会在信阳召开。

2024-06-2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