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头兵”引领绿色生产力培育

近日,《2024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全面绿色转型“十大典型案例”》在第七届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发展大会上正式公布。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十大典型案例》为首次发布。此次上榜的10家企业和园区堪称石化行业绿色发展的“先行者”和“排头兵”,他们在发展模式、技术创新、智慧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尝试,为行业加快培育绿色生产力、稳步推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技术创新敢为人先

榜单中不乏在低碳技术创新升级方面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的企业,他们不仅填补了我国在部分技术领域的空白,还引领多个子行业走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全套绿色节能双氧水法环氧丙烷生产工艺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绿色环氧丙烷工艺的国产化,推动环氧丙烷行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该公司自主研发高效催化剂,大幅降低产品杂质含量,环氧丙烷纯度达到99.98%以上;基于冷模试验和仿真模拟,创新性地开发了反应器放大技术,实现了多相液体的进料均匀分布,双氧化转化率达到99%以上、环丙烷选择性达到98%以上。同时,该公司还开发了完整的双氧水丙烯直接氧化法环氧丙烷生产工艺流程,关键原料丙烯消耗相比氯醇法降低1.5%,废水排放量降低98%以上,废渣排放量降低80%以上。目前,此套技术已大规模推广应用。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积极探索CO2大规模减排的技术手段,研发了煤化工二氧化碳陆上咸水层封存全流程CCS成套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在低渗储层突破了CCS示范工程,实现了碳封存与矿产资源开发的协同发展。该项目解决了碳封存与矿产资源重叠的难题。通过实施CCS项目碳封存的安全关闭以及关闭后的持续监测,同时解决了注入CO2在目的层扩散运移与盖层有效性的监测问题,实现了矿产开发与碳封存的协同发展以及价值二十余亿元压覆煤安全开采。

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产企业,针对传统己二酸生产方式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在副产物资源化利用、仿生催化氧化、N2O尾气低温分解消除等技术协同方面蹚出一条新路子,引领了己二酸行业走向绿色低碳之路。据悉,该公司利用氧化亚氮低温催化分解消除技术,成功解决了己二酸生产过程中氧化亚氮排放的问题,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目前,单套装置实现年减排N2O4.62万吨,相当于减排137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智慧管理聚焦绿色场景

随着石化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数字转型、智慧管理的效能越来越显著。榜单中便有企业和园区将智慧管理引入到能源管理、双化协同、生态保护等领域,拓宽了数字技术在石化行业的应用场景,发展质效不断提高。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基于智慧管控,构建起新能源与油气生产深度融合的低碳生产建设模式。该公司在构建多能互补布局、确定最佳“风+光”配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智能微电网建设,实现高能力消纳。在喇五变电站开展“风、光、储”一体化建设,建设规模较大的2.524万千瓦微电网。通过油气工艺流程再造,打造无人值守的“无烟”站场,实现从“源随动”向“源荷互动”的转变,电量自平衡度从48%提高到7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通过生产工艺清洁低碳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等措施,实现传统产业绿色智能转型升级。经过改造升级,其加工过程实现由“脱碳型”向“全加氢型”转变,轻质油收率由70.4%提高至83.6%;设备自动化控制率达98.48%,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率达95%以上;运行成本降低22.5%,软硬件国产化率达95%。

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体系+AI+行动+试点”推动建设国家级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园区率先开展防控体系建设、智慧环保管理、减污降碳试点、责任关怀行动等,有效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安上了智慧之眼、换上了绿色之肤。

发展模式“量身定制”

对于石化行业来说,推进绿色转型虽有挑战,但也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具体到企业来说,抢抓绿色转型的发展机遇,既要充分了解自身发展情况,更要就此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根据海上不同区域油气生产特点,精准制定绿色发展“一区一策”工作部署,形成了海洋油气开采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模式。该公司因地制宜推进海上油气田配套新能源项目建设,结合涠洲油田、文昌油田、乌石油田三个油气开采区域基础设施和开发特点,分别规划建成了不同的新能源项目,持续优化用能结构,每年生产绿电超5600万千瓦时。

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了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绿氢示范项目,以大规模的绿氢生产全面替代炼化企业原有的天然气制氢,贯通了绿电—制氢—储氢—输氢—用氢全流程。该项目充分利用了绿氢的能源和储能的双重属性,开创了我国炼化领域耦合绿氢进行低碳发展的新路径,形成了可复制和推广的绿氢炼化模式。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探索出一套勘探企业向绿色物探转型的新模式。他们的探索共分为4步:一是坚持装备升级,自主研发制造了国际领先水平的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等,提升本质化水平;二是坚持工艺优化,采用无人机辅助作业、轻量化勘探装备替代、电机能效提升、CPU+GPU协同计算等,提升科技化水平;三是坚持管理创效,深化智能化地震队建设,打造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生态链”,提升信息化水平;四是坚持业务创新,梳理明确了新能源服务17项技术需求和4大攻关方向,提升专业化水平。

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运用先进的产品绿色设计技术,构建了多套能源与废弃物循环再生装置,有效推动了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探索形成绿色价值导向的回收再生与高效利用模式。该公司主要采取R2R“资源—回收—再利用”绿色循环经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能源协同增效、资源循环再生与污染减量化、加强能源精细化管理与高效利用4项措施,每年稳定回收苯甲酸1.4万吨、催化剂约3000吨,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

相关推荐

中国石油东北销售严管污水排放

近日,中国石油东北销售公司本月废水自行检测报告正式上传至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公示。报告显示,公司各类废水排放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2024-12-27     中国化工报

湖南石化超额完成污水回用指标

中石化湖南石化公司强化3个生产片区的一体化节水专业管理,推动污水回用。今年前11个月,该公司一区污水回用率62.2%,二区、三区污水回用率42.7%,累计回用量943万吨。预计全年公司污水回用率可达4...

2024-12-27     中国化工报

北京能源领域5年降碳逾600万吨

从12月20日召开的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2019年至2023年,该市能源领域实现降碳600余万吨,交通领域累计降碳300余万吨。

2024-12-27     中国化工报

江西建立健全危废经营许可退出机制

近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正式印发了《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注销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工作规程》),以进一步防范危险废物领域环境风险,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经营许可退出机制,为危险废物利用处...

2024-12-27     中国化工报

普光气田碳捕集项目进入试验阶段

近日,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完成硫黄回收尾气碳捕集侧线试验装置建设,标志着其二氧化碳捕集项目正式进入试验阶段。

2024-12-27     中国化工报

铜化集团环保迈上新台阶

2024年,铜化集团铜陵本埠各企业在环保上共投入3641万元,实施了一大批改造提升项目,提高了污染防治水平,推动了各企业减排增效、绿色发展,持续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

2024-12-27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