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胶粘剂终极国内外气相二氧化硅测评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汽车赛道进入性能军备竞赛时代,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博弈日趋白热化,而胶粘剂作为动力电池组装中的重要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整体质量,逐渐,一个常被忽视的“隐形材料”正悄然入局,通过其自身的特性和特点,影响这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气相二氧化硅作为一种常用的胶粘剂功能性添加剂和补强助剂,对动力电池胶粘剂的性能提升至关重要,然后市场上气相二氧化硅的品牌众多、品质各异,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究HIFULL®气相二氧化硅与国内竞品和国外竞品在动力电池胶粘剂中差异和变化,分别对不同气相二氧化硅产品在动力电池胶粘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剪切强度、抗流挂性和热储性能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

  本次探究主要集中在HB-139、HB-139B、HL-200和国外竞品A/B、国产竞品等六款气相二氧化硅产品中,并设置对照空白组。

  在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实验中,汇富纳米技术人员以3%比例为添加量,以聚氨酯动力电池胶粘剂为实验材料,将基材制成哑铃状胶片,在50℃环境中固化14h后取出,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其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数据显示,亲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和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均能提升胶粘剂的拉伸强度,但同时都会降低其断裂伸长率。在拉伸强度对比中,HB-139和国产竞品对材料的拉伸强度提升数值相近,数据显示,空白样的拉伸强度为8.56MPa,HB-139的拉伸强度达到12.62 MPa,可使其拉伸强度提升47%。而在断裂伸长率方面,空白样的断裂伸长率为96.26%,HB-139断裂伸长率则为93.48%,仅降低2.78个百分点,在所有品牌中降低的数值最少。

  在拉伸剪切强度实验中,汇富纳米技术人员以3%比例为添加量,以聚氨酯动力电池胶粘剂为实验材料,粘接铝合金进行实验,同样在50℃环境中固化14h后取出,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

  数据显示,亲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和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均能提升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其中,HB-139/139B与国外竞品A和国内竞品接近,空白样的拉伸剪切强度为2.95MPa,HB-139B的拉伸剪切强

  度为4.59 MPa,可使其拉伸剪切强度提升55%。

  在抗流挂实验中,分别对聚氨酯动力电池胶粘剂A/B组分的抗流挂性进行测试。数据显示,气相二氧化硅的加入能够明显提升聚氨酯胶粘剂的抗流挂性,如果不添加气相二氧化硅,A/B组分在10min内流挂长度达到50mm,如果添加亲水型气相二氧化硅HL-200,A组分流挂长度则减少至为12mm,B组分流挂长度不发生变化。在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对比中,A组分中HB-139流挂为0mm,表现最好,B组份中HB-139与国外竞品A/B、国内竞品表现相近。

  在热储实验中,设置气相二氧化硅在A组分中的添加量为3%,在50℃环境中分别测试初始粘度、7天粘度、14天粘度和21天粘度,随着时间的推移,HB-139B的粘度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其他的气相二氧化硅产品则随着热储时间的增加,粘度呈现下降趋势。

  综合来看,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气相二氧化硅对动力电池胶粘剂的各项性能影响显著。HB-139在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抗流挂性方面表现出色,适合对这几项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国外竞品、国产竞品在多个性能指标上也有不错的表现,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在选择气相二氧化硅产品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对胶粘剂性能的侧重点进行综合考量。例如,如果更注重电池的抗震动和抗形变能力,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表现好的产品是首选;若关注生产过程中胶粘剂的施工性能,则抗流挂性佳的气相二氧化硅更为合适。同时,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胶粘剂性能的要求也会持续提高,气相二氧化硅产品的研发和优化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关推荐

老牌油漆厂家的新生代技术人 ——记西北永新涂料青年技术专家贾雪艳的科创之路

老牌油漆厂家的新生代技术人——记西北永新涂料青年技术专家贾雪艳的科创之路

2025-04-09     甘肃石油与化工

中国利用光分解水制氢研究取得新突破

150年前,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曾预言:水将成为未来的终极燃料。如今,科学家们正努力将这个幻想变为现实。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研究团队负责人刘岗表示,中国科研团队近期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领....

2025-04-09     新华网

2025粉末涂料配方设计培训班开班授课

 中化新网讯4月8日,2025中国粉末涂料配方设计培训班在江南名城——常州开班。在开班仪式上,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狄志刚致辞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的收官之年,是.....

2025-04-09     中化新网

华东师大SAF通过权威检测

  近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可再生碳资源科学与技术工程中心赵晨教授团队研发的油脂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通过中国民航第二研究所的权威检测,48项指标全部合格,符合3号喷气燃料国家标准。

2025-04-09     中国化工报

山西丰圣能源产出超高纯氦气

  日前,山西临汾市永和县山西丰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产出99.9999%(6N级)超高纯氦气,实现了天然气资源的最大化应用,为氦气资源获取提供了新途径。

2025-04-09     中国化工报

北大成立深层煤层气开发实验室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印发《关于建设布局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北京大学正式获批成立深层煤层气成藏机制与高效开发重点实验室。

2025-04-0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