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高气爽。兰州西固化工园区一座座新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全速运转,一列列货运班列鸣笛启程,一项项创新技术跑出成果转化“加速度”……曾经的老工业基地西固区,如今正焕发出科技创新的熠熠光芒,处处奔涌着创新动力、发展活力。
兰州市西固区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治中表示,近年来,西固化工园区充分发挥驻区央企、军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这一“新四军”的科研主体作用,带动更多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加大支持力度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截至目前,西固化工园区驻区央企15家、军工企业2家、高等院校1所、科研院所15家。为了支持这些单位的自主创新,西固化工园区对标国家产业支持政策领域,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积极申报科研计划项目,及时落实财政奖补资金,助推企业创新发展。2023年全区科技项目立项35项,落实扶持资金2259万元;18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落实奖补资金300万元,配合这些单位有效地解决了经费问题。
在人才方面,西固化工园区完善科技人才政策,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通过赴外招商签约、高校专项招引等模式为润滑油研发中心、渤海机械等实力企业搭建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合作对接平台。该区还成立高雄厚院士专家工作站,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引领带动作用,推动石油化工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
2023年,西固化工园区组织申报各类科技人才创新创业项目19个,争取资金105万元。
深化创新融合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借助兰州石化公司和兰州石化大学科技人才优势,西固化工园区建立地企校企合作平台,推动科研成果快速有效转化,切实解决成果产出零碎、转化应用不足、科技供需脱节等问题短板。目前,西固化工园区拥有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及其12家下属研究所、天华研究院、润滑油研究中心等15家科研院所。
近年来,天华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开展项目合作,开展一系列重大核心技术及装备的国产化研制和自主创新工作,解决了蒸汽管回转干燥机等一大批“卡脖子”技术及装备的国产化研制,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优势。
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分别与一汽技术中心、上海交大、北京交大等成立了多个领域的联合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合作成立石油化工新产品联合实验室,形成了从实验室到中试试验、到工业生产全产业链的科研开发及产品转化体系。截至目前,已取得各类科技成果530多项,申请国家专利86项,授权50项,有数十项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或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强化自主创新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西固化工园区重点支持兰州石化公司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培育新动力。兰州石化公司与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等19家单位结盟共建甘肃省化工新材料创新联合体,重点围绕合成橡塑等12条石油化工重点产业链,主攻高性能系列化丁腈橡胶、炼油催化剂等“卡脖子”关键技术,切实推动茂金属催化剂等80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智造”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
2023年,兰州石化医用聚烯烃树脂、百万吨级乙烷制乙烯成套技术、茂金属聚乙烯生产技术被评为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医药用聚烯烃树脂研制与安全评价及产业化技术应用获评“科创中国”先导技术;“医用聚烯烃树脂”项目荣获甘肃省、中国石油科技进步一等奖。
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联合华东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以项目合作为依托,推进特种阀门技术的持续升级。
日前,河南省平顶山高新区召开全面推行“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助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明确每年将至少办成100件为企业服务的实事,全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为企业稳健前行提供坚实保障。目前,该工作正...
为全面检验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一园一图一策”工作成果,12月12日,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江苏省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一图”环境应急演练。徐圩...
近日,大连高新区创新策源高地——英歌石科学城再次取得创新成果: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忠伟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高比能宽温域锂离子电池,成功适配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设计的新型工业级复合翼无人机,并...
在现代化的园区发展进程中,一项创新且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设施建设正逐渐崭露头角——公共管廊,它不仅是工业生产的重要支撑,更是连通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关键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