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全球储能领域领军企业宁德时代展出集成于新型储能系统“天恒”的587Ah大容量电芯。
凭借十余年的技术深耕与创新积累,宁德时代构建起从材料、结构到制造的全链条技术壁垒,并始终在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方面始终保持前瞻性及领先性。“587Ah”是宁德时代在行业中最早提出的容量概念,再一次引导了新一代际产品。凭借“高安全、长寿命、高可靠、高能效、高集成”五大核心优势,587Ah新电芯现已成功突破储能大容量电芯的安全与可靠性挑战,成为当前新一代储能系统的最优解。
安全是储能价值金字塔的基础。在安全层面,宁德时代构建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四维安全技术。从单体的本征安全技术,到模块的智能安控技术,到系统的从点到面的网状安全防控技术,再到站级的数智化安全管理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为储能安全保驾护航。
宁德时代587Ah电芯在实现430Wh/L超高能量密度的同时,安全性能可以做到比小电芯更优。通过引入如安全电解液技术和高耐热膜技术等一系列核心科技,做到过充、热失控、针刺不起火不爆炸,已通过GB/T 36276和GB 44240测试。目前,在材料和结构层面的双重努力下,587Ah电芯的热稳定性提升20%,热失控产热降低10%,消除行业对大容量电芯的安全疑虑。
活性锂的消耗是导致锂电池寿命衰减的关键原因,宁德时代通过长寿命缓衰减技术的引入,实现一次投资,更长寿命,更多收益。587Ah电芯从长、宽、高的维度综合考虑电池的电化学特性、长期可靠性和空间要求,并取得平衡,引入的仿生SEI膜技术可降低活性锂的消耗,实现长寿命和缓衰减,保证全寿命周期的可吞吐电量较上一代提升48%,提升IRR 2%~3%。
得益于行业最大规模的电芯运行数据和大模型,宁德时代建立了新电芯的全维度可靠性模型,同时通过高效稳定的生产制造全面保障生产的一致性和质量管控。宁德时代587Ah电芯将在济宁时代最新最先进超级产线生产,通过宁德时代的极限智造能力,改进电芯失效率至业界领先的DPPB级,完美解答行业储能实证需求。
基于宁德时代材料体系的强大研发能力,587Ah电芯突破化学和物理层面的限制,通过在新材料、电解液、极片的创新以及首创成膜牺牲剂技术的引入,在电芯容量做大的同时,全生命周期能效显著优于上一代产品,实现能效长时间维持在95%以上,同时改进热管理技术,使整站效率进一步提升1%~2%。
此外,587A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的超高能量密度430Wh/L电池容量提升和集成技术的优化,可使整站电池数量大幅减少,一致性管理更简单,集成度更高,设备数量减少20%,占地面积、建设工程量和运维难度均得到显著优化。
据介绍,作为储能领域领军企业,宁德时代在材料选择、开发设计、极限制造、实证测试等方面,构建起了储能的多级安全体系。“587Ah”容量概念的首次提出,源自于宁德时代全方位、高标准、高质量的调研和实证验证。宁德时代研发团队从典型20尺集装箱规格、与PCS电压匹配、以及整站需求开始分解,进一步拓展到对单簇层数、电箱串数等基本物理需求,以及电化学的边界要求、材料体系要求、热管理、可靠性,以及制造工艺等各层面需求,同时经过广泛的行业调研、客户沟通、实验验证,最终在多个维度中得到587Ah这个最优解,做到技术边界、能量密度、系统集成等多维度平衡,真正实现从能用到敢用、好用的蜕变。推动整个储能行业向高效、安全、高质量方向迈进。
“7口井等着搬家,没办法,人手不够!”4月16日,中石化经纬公司西南测控公司新疆分公司生产副经理林春保瞅着任务栏上饱满的工作量,搓着双手直犯愁。 “我去!”49岁的黄苏华主动请缨,负责SHB...
4月15日至18日在深圳召开的CHINAPLAS2025中国国际橡塑展上,全球创新科技成果与一系列高质同期活动展现出全、新、高三大看点。
近日,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南院)自主研发的“变压吸附法回收利用工业副产气技术”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该技术解决了大规模气体分离提纯中的关键工艺、吸附...
4月14日,中原石油工程塔里木分公司70131钻井队采用液压推进方式,成功将重达600多吨的70D型钻机和60多米高的井架从DLK17斜井平移到相距17.5米的DLK19斜井井口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