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奋楫扬帆向蔚蓝

国庆前夕,南海再次传来“深海一号”的重大捷报!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深海一号”二期天然气开发项目在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

“深海一号”是我国首个自主勘探开发的超深水大气田,一期工程于2021年6月25日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实现从300米到1500米的历史性跨越。二期工程区域水深近千米,于2015年勘探发现,2019年拓展勘探取得成功,天然气探明储量超500亿立方米,天然气高峰年产量超过15亿立方米。该项目全面投产后,“深海一号”整体的天然气年产量将增长到45亿立方米以上。

从一期工程到二期工程,中国海油连续多次刷新世界深水钻完井作业单项纪录,不断孕育出包括作业模式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在内的多项创新成果,持续推动海洋工程装备从浅水到深水,从依托进口到国产化研制。中国海油正通过创新实践,焕发新活力,引领深海领域新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海洋石油事业发展,为中国海油改革发展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大动力。中国海油坚定不移地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进,用实干实绩彰显责任担当、书写优异答卷。

图片1.png

“海油观澜号”是中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

九年建设历经极限挑战

“相比‘深海一号’一期,二期项目面临的自然条件更加复杂,水下工程作业量大幅增长,整体作业难度显著增加。”据中国海油“深海一号”二期天然气开发项目经理刘康介绍,该项目地层最高温度达到138℃;地层最高压力超过69兆帕,相当于家用高压锅的1000倍;设计总井深超60000米,接近7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主要生产设施地理距离跨度超过170千米,超过北京到天津的直线距离。“深海一号”二期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建设的地层温压最高、钻井总井深最大、主要作业设施覆盖海域面积最广的深水气田。

图片2.png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液化天然气基地

中国海油在“深海一号”二期项目首创“水下生产系统+浅水导管架处理平台+深水半潜式平台远程操控系统”的全新开发模式,分南北东3个井区密集部署12口深水气井,新建1座导管架平台、1套水下生产系统,铺设5条海底管道和4条脐带缆,并对“深海一号”能源站、崖城13-1平台和南山终端进行适应性改造。

刘康表示,经过精密设计,该气田所产深水油气会沿着超过115千米长的海底管道由深及浅“拾级而上”,进入位于浅水区的“四星连珠”海上平台进行处理加工,最终流向海南岛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千家万户,而气田的水下生产系统则由同样位于深水区的“深海一号”能源站进行远程操控。

“这种‘深浅结合’‘新老结合’的开发模式创新,是我们这个项目能够实现经济高效开发的基础,需要多个领域创新技术成果的支撑。”据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姜平介绍,从勘探发现到最终建成,“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开发建设历时九年之久。面对“深水、深层、高温、高压”四大难题叠加的极限挑战,中国海油牵头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7项世界首创技术,建成全球首套千米级深水自动发球管汇,带动脐带缆光连接器、海洋平台透平发电机、大功率热介质锅炉、高密度无固相完井液等一大批装备和产品成功实现国产化,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姜平介绍,中国海油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投入“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建设,探索实施多项精益管理举措,实现了风险管控、质量保障和效率提升的协调统一,有力推动平台建造、海上安装、深水钻完井等各项作业全面跑赢计划,多次刷新深水油气开发作业行业纪录,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深水高压气田勘探开发技术体系,为世界范围内类似的深水复杂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中国方案”。

千帆竞发创新大潮澎湃

 “深海一号”项目只是中国海油全面深化改革、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中国海油加快海上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海洋钻完井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通过超深层气田渤中19-6气田、恩平油田万米级超深大位移井作业、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及其二期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海洋油气开发项目的实施,我国海洋钻完井技术不仅在作业深度、难度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更在效率和质量上实现了显著提升。

图片4.png

“深海一号”能源站

钻井作业效率的提升得益于海洋油气钻探设备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中国海油新研发投用海洋油气钻探设备覆盖从浅水到深水、从常温常压到高温高压等多个领域,海洋油气钻探设备自主设计制造能力逐步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目前,中国海油已经建成了以“海洋石油982”钻井平台、“海洋石油720”深海物探船为代表的深海钻探重型工程装备。自主研制的高端油气钻井装备——“璇玑”系统至今,已成功完成超1000口井作业,实现了钻井总进尺达到百万米。以“海经”“海脉”“海弘”为代表的高技术物探装备,形成了强有力的海上油气服务装备集群。

科技创新大潮澎湃,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中国海油用深厚技术沉淀,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超级工程”“国之重器”,践行了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使命担当。2023年,中国海油海外油气总产量、净产量均创历史新高,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跨入新阶段。今年,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其中,“‘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对勇进者的嘉奖,也是对开拓者的肯定。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背后是中国海油对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持续探索。中国海油全面推进以项目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揭榜挂帅”机制改革,在团队组建、资源使用等方面赋予项目长更大自主权;探索实行“赛马”机制,两组或多组科研团队同步攻关,各展其能竞峥嵘;建立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实施精准激励,突出价值贡献新导向……一项项有力举措不断推出,为激活科技创新“一池春水”、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劲动能,中国海油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动。

 风劲扬帆厚植发展新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资央企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中国海油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积极顺应产业发展大势,聚焦提升产业控制能力,强化改革深化提升,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培育,推动产业加速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着力开拓产业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构筑竞争新优势。

中国海油加快发展海洋油气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产业,在关键核心装备、冷能利用、海上风电、氢能探索、功能性化工新材料、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等领域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随着产业范围、关键领域的明确,一条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实现路径逐渐明晰,改革成果初步彰显。

坐标广东,在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千米的中国海油恩平15-1原油钻采平台,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回注至距平台3千米远、在海床800米底下的“穹顶”式地质构造中实现长期稳定封存。这是我国海上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工程,每年封存量达30万吨,总计超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也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

图片5.png

恩平15-1油田

广西北海北部湾的中部,坐落着“中国最美海岛之一”的涠洲岛。海岛上,海风吹拂,美景正好。如今,涠洲岛不仅成为旅游胜地,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绿色清洁能源岛。在这里,中国海油构建了由燃气电站、余热电站、光伏电站多能互补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海上油田群电力系统。“油气水电储”五网交织的综合能源基地初步建成。

9月初,由中国海油执行的首例国际液氢跨洋运输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将通过“万海里级”的远洋航运,将该批液氢运至深圳。为确保“首航”顺利开展,气电集团技术团队针对液氢长距离跨洋运输产业链,系统性开展了运输工艺技术、装备技术、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打破国际跨洋氢运输利用的技术壁垒,实现全产业链关键路径的贯通。

一个个坐标,镌刻的是海油人奋进的脚步,留下的是海油人不懈追求的印迹。

在今年中国海油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暨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专题座谈会上,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汪东进强调,要牢牢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目标。要顺应时代大势,切实增强战略眼光、前瞻眼光,紧紧围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和能源行业发展方向做好转型文章,在顺应大趋势前提下选好选准赛道,不断提升“产业时代感”。要把握底层逻辑,坚持长期主义,以高度的战略定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坚持融合发展,立足油气主业,找准融合方向,积极打造融合发展新模式;坚持差异竞争,着力增强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前沿性技术研究和储备。要坚持目标引领,分步推进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打造中国海油战略性新兴产业格局。

汪东进要求,要坚持立足大局谋划长远,努力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要坚定不移推动能源供给革命,持续全力推进油气增储上产、持续加大低碳清洁能源供给、加快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构建多元能源供应体系上展现更大担当作为;要坚定不移推动能源技术革命,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上展现更大担当作为;要坚定不移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扎实推进公司“双碳”行动方案实施,在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上展现更大担当作为;要坚定不移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推动改革走深走实,在提升现代治理能力上展现更大担当作为;要坚定不移推动能源国际合作,在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上展现更大担当作为。

在汪东进董事长的话语中,在中国海油的步履中,无不显示了创新引领未来,也创造未来,中国海油人把“碧海丹心,能源报国”镌刻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上,从破冰战雪的渤海之滨到怒浪齐发的南海之岸,投身创新的时代洪流,勇做创新弄潮儿。

本版图片由企业提供







相关推荐

安化集团车用尿素产品质量通过省级监督抽查

近日,安阳园区生产的车用尿素顺利通过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全部符合检验要求。

2024-11-14     河南石化新闻

2024民营企业投融资洽会在天津开幕

11月13日,由国家科技部、全国工商联、天津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简称2024民洽会)在天津开幕。

2024-11-14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渤钻钻四严控事故复杂打响年终收官“保卫战”

“10月监控重点井12口,发现异常情况19次,与钻井队、录井沟通40余次,通过沟通调整措施完善,均得到及时解决……”11月11日,中国石油渤海钻探钻井四公司在月度工作会上通报10月份事故复杂防控相关工...

2024-11-14     河北石油化工新闻

渤海钻探第三钻井公司 多举措开展消防宣传月活动

11月14日,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公司获悉,进入11月,渤海钻探第三钻井公司多举措开展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为主题的消防宣传月活动。

2024-11-14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

涪陵页岩气田加强消防安全连续12年实现安全生产

11月9日,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采气一区精心组织了一场支线泄漏应急演练,本次演练摒弃了传统脚本的束缚,以最贴近真实事故的状态,检验和提升了采气一区各部门应对突发紧急情况的能力。

2024-11-14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

清河采油厂徐东创新工作室荣获“湖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中化新网讯近日,从湖北省总工会传来喜讯,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徐东创新工作室荣获“2024年湖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其也是江汉油田今年唯一入选的职工创新工作室。

2024-11-14     湖北石油和化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