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际智能制造(上海)论坛热议:人工智能驱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中化新网讯 近日,2024国际智能制造(上海)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以“推进智能制造,绘制新型工业化宏伟蓝图”为主题,智能制造领域专家、制造企业相关负责人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代表与会,共同探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新风向。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汪卫指出,工业大数据是工业个性化、服务化、智能化转型的核心,但正面临语义鸿沟、数据规模的过大与过小等挑战,而人工智能技术为工业大数据分析赋予新的能力。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工业大数据分析领域展现出了机理分析稳定性好、数据模型拟合性高等优势,其推理能力、持续学习和改进能力将提升运维效率。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AI大模型取得重大突破,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正在加速。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已有诸多应用,如用于设备预测性维护,侦测设备异常并自动触发保养;用于基于知识库的智能问答,快速获得满意解答,避免反复解决重复性问题等,带来生产效率、经营效率等方面的极大提升,赋能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三维数字化研发一体化平台是数字化研发设计板块核心建设内容,是驱动下游数字化建设的源头。”武汉天喻软件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凯表示,“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数字化研发一体化平台的构建是关键。数字化研发一体化平台可集成三维设计、工艺规划及数字化管理等多项关键技术,能够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数字化覆盖。”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管理信息部部长邵炜介绍,该公司提出建设结构化工艺,打通从设计到制造现场的全过程,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设计制造无纸化。另外,东方汽轮机通过加强设计、制造、生产、服务一体化集成应用,提高整体的信息化效果,实现基于单一数据源、各业务领域业务连续的数字化协同管理。

  当前,数据分析在制造业的应用趋势日益显著,成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力量。“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AI是数字化转型的发动机,流程是数字化转型的纽带,战略是数字化转型的指南针。”加西亚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CIO张永东指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涵盖全流程与全生命周期,数据驱动须贯穿业务各环节,以推动企业的全面转型升级。”Altair数据分析高级咨询师赵帅表示。

  同时,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机器人应用的不断拓展,多样化的移动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生产制造与物流仓储环节。如何实现多种类型、不同品牌的机器人在同一空间和环境下的混合调度、协同作业以及人机安全协作,成为了制造企业关注的重点。与会专家认为,通过打造智能工厂柔性物流中台,能够将多种类型、不同品牌的移动机器人进行统一调度与管理,按需整合各类信息化系统、外围设备和安防设备,充分发挥各类机器人的优势和价值,实现高效的人机安全协作,助力打造柔性智能、高效的物流体系,助推企业智能化升级。

相关推荐

福海创:数字化赋能安全管理

​  在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央控制室大厅,生产调度中心白班调度何斌每天都会对着电脑,认真查看巡检数据报表、人员定位情况,通过安全管理数字化平台,实时了解到厂区内人员所在位置。

2024-06-26     中国化工报

涪陵气田为压缩机安装智能“大脑”

  “通过压缩机状态监测系统,我们可以在集气站内、中心站、焦石和涪陵气田调控中心,精准查看各个关键节点的运行压力、温度、振动、电流等重要运行参数。”近日,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集气站员工正在给中国石化...

2024-06-26     中国化工报

普光气田5G进出厂物流系统投运

​  6月17日,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天然气净化厂5G进出厂物流系统投运。

2024-06-26     中国化工报

江苏油田井下作业实现“高清成像”

​  近日,江苏油田在韦2-93井作业过程中,成功应用自主研发的井下成像技术,清晰拍摄到井筒内掉落物影像,为措施制定提供了影像参考,助力打捞作业一次成功。该技术将高清摄像、数据存储、井筒清洗3项功能...

2024-06-26     中国化工报

大港油田自动盘库技术显成效

​  截至6月20日,大港油田原油沉降罐自动盘库技术通过连续6个月的测试运行,完全具备替代人工操作的能力,人工盘库由原来的每天1次调整为每月2次,工作量降幅超过94%。

2024-06-26     中国化工报